武钢集团的一个车间内,一名工人将铁矿石铲进一个钢水槽。照片摄于2007年。 图片来源:REUTERS
【熊猫时报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生产商之一,中国在采购不锈钢和铝生产所需的矿石方面遇到一个新的问题:环境担忧。
东南亚各地反采矿呼声的高涨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矿业生产停工,一些关键矿物的价格因此上涨。中国矿物采购面临的最新威胁来自菲律宾这一全球最大镍矿石供应商。
负责监管菲律宾矿业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部长洛佩兹(Regina Lopez)周三表示,定于下周进行的矿业全面审计可能会导致10多个金属矿停工,占菲律宾全国金属矿的四分之一左右。此前她还下令一些镍矿停产。
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涨1.6%。曾经警告采矿行业改善环保工作的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在5月份当选菲律宾总统,自6月初以来镍价累计上涨约24%。例如,镍价自2011年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
对环境问题的担心正成为导致全球一些重要矿石价格上涨的罕有推动力。
因此,中国作为全球大宗商品的消费大国以及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和铝材生产国,已经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寻找额外的原材料来源。这或许会为全球矿产丰富的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并有可能增加东南亚的采矿成本。在东南亚,决策者对就业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对严格的环境监管和执法的重视。

多年来,中国一直依赖来自东南亚的廉价矿石的稳定供应。
即使在中国最大的矿石供应国印尼于两年多前禁止出口矿石之后,情况也没有发生很大改变。相反,中国转向了菲律宾获取镍矿,这些镍矿被用于生产精炼镍,然后制造不锈钢。中国同时还从马来西亚进口用于生产铝材的铝土矿。
但东南亚地区的人们正日益对空气和水污染发出警告,他们将此归咎于采矿活动。
与此同时,受环境问题担忧和大宗商品价格低企影响,中国正在限制国内采矿行业。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这意味着中国将更加依赖澳大利亚和非洲几内亚等距离更远的国家来供应铝土矿等矿物。采购矿石难度加大以及整体市场前景疲软可能会拖累中国的金属生产。
镍以外其他大宗商品市场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举例来说,锡价已在今年上涨约35%,至19,450美元/度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印尼打击非法采矿活动影响。中国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的精炼锡约占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菲律宾政府官员表示,该国也在考虑实施矿石出口禁令。
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从马来西亚进口铝土矿522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4%。不过中国铝土矿进口量整体在增长,因为中国改变了进口来源地:今年前七个月,在中国铝土矿进口总量中,澳大利亚的份额增至40%,非洲西海岸几内亚的份额为19%,排在第二位。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企业集团董事翟璐(Laura Zhai)称,马来西亚的份额降至18%。
与此同时,由于菲律宾矿业紧张形势升温,中国把目光重新转向印尼。由于印尼实行原矿出口禁令,中国无法直接购买镍矿,因此转而购买印尼国内镍矿精炼成的含镍生铁,然后将其运回国内制成不锈钢。
中国在采购矿石的国家间一直面临着类似于跳房子游戏的挑战,而这种挑战预计不会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