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期满」 贸易暗战难休

  

  【熊猫眼】昨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五周年,按照规则,中国可自动享有市场经济体的地位,但早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欧洲及美国已明言不会轻易放行,上周五日本更率先发难,正式不予承认。可以预见,世界贸易纠纷将愈加激烈,中国对外贸易也愈加难行。

  这十五年来,中国一直争取获承认市场经济体地位,因为一旦获确认,就可名正言顺与伙伴进行平等贸易,终止以「替代国」的价格对华展开反倾销调查,剔除以此作为计算惩罚性关税。

  事实上,中国已连续廿一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来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双反」调查更是频频涌现,平均每月超过十宗,差不多三天一宗。而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来自十七个国家发起「双反」调查飙升逾六成,金额增倍半至高达八十五亿美元。仅半年时间,「双反」贸易调查涉及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由此可见,中国成为各主要贸易国的箭靶,外贸之路可谓崎岖难行。

  欧美日发达经济体公然视规则如无物,所持理据无非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不足,尤其在钢铁铝材方面产能过剩,低价倾销威胁到相关行业,造成大量失业。然而,撒赖背后原因不外乎是政治挂帅,以牺牲他国利益讨好保守势力,而日本胆敢于成为出头鸟,更是押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正式执政后会向华挥舞制裁大棒,急不及待地充当围堵中国的急先锋。

  无疑,中国享受了加入世贸的红利,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短短十五年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各国亦从中国的快速增长中获利甚丰,大宗商品市场一派景气,众多资源大国得以维持高就业,而进口价廉的中国商品亦有助抑制本地通胀,方便央行可更具弹性及空间施行货币政策。

  值得忧虑的是,中国主要战略对手美国,在明在暗处处设限。由知识产权、企业併购,以至汇率问题上,无不诸多指摘。特朗普等政客为讨好选民转移视线,更把中国描述成抢走美国工人饭碗的元凶,扬言上台后不惜大打贸易战,虽然竞选宣言未必当真,但却不可不防。

  无疑,大打贸易战乃双输之举。然而,委曲从来不能求全,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反制,必要的时候不惜以战止战,在做好自己,继续推进市场化、尽量减少无谓补贴,亦须积极拓展双边贸易,并为可能的贸易战做好准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