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在竞选期间大打民粹牌的「狂人」特朗普爆冷当选美国总统,被投资者视为「黑天鹅」,他不按常规出牌,又透过Twitter「指点江山」恐引发金融动盪。不过,多名主要财金官员人选落实,经济政策方向亦明朗化,财政刺激政策成主调,货币政策渐淡出,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忧虑仍挥之不去。
憧景特朗普上任后可能推出减税和增加开支政策,加速经济增长,美股在大选后迭创新高,道指挑战20,000点大关,美元强势再现。被提名出任财长的姆纽钦表示,未来会透过降低企业和中产的税务负担、放宽监管、增加基建投资和磋商双边贸易协议以提高就业,冀将现时经济增速加快近一倍,至介乎3至4%。
姆纽钦透露,减税计划包括降低企业利得税率,由目前的35%下调至15%,亦同时建议一次过向调回美国的企业徵收盈利10%的划一税率。
至于华府自1995年起奉行的强美元政策,特朗普扬言作出改变,但姆纽钦却避而不谈,只称资金流入美国有其原因,令外界揣测将按兵不动,再者,特朗普的增长政策实际上利好美元。不过,美元上升虽然有助降低入口成本,但这会削弱美国製造业竞争力,与特朗普振兴工业的主张矛盾。
在备受关注的贸易政策上,特朗普委派对华立场强硬的经济学家纳瓦罗,领导新设立的白宫国家贸易会议。此外,他大选后先后狙击计划把职位外移至其他国家的福特汽车、冷气机生产商开利,令环球继续笼罩着贸易战的阴霾。
儘管特朗普竞选时走民粹路线,但商人出身的他实际上亦关注商界利益,经济团队成员不乏商业领袖兼富豪。
其中被提名出任商务部长的罗斯,自称是内阁中代表商界的声音,而他本人是企业重组专家兼富豪投资者,但6月曾建议要用「激烈的手段」改善过去十至15年未能受惠经济增长的美国中产人士。
此外,特朗普新成立策略及政策论坛,为他出谋献策,由黑石集团创办人之一兼舵手施瓦茨曼担任主席,2月召开首次会议,其他成员包括摩根大通行政总裁戴蒙及贝莱德舵手芬克。
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方面,联储局官员早前预测加息步伐将会加快,意味经济对货币刺激措施的依赖逐步下降。
另边厢,联储局主席耶伦去留问题亦惹关注。联储局是法定独立机构,原则上不受政治左右,主席耶伦亦表明在任期完结前不会受压而辞职,但特朗普可透过提名安插人选发挥影响力,包括填补现时该局理事会两个空缺。至于耶伦及副主席费希尔的任期也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届满,分别于2018年2月及2018年6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部分银行监管规例受制于《多德──法兰克》金融改革法案之外的国际协议,例如《巴塞尔协定III》,相信华府现时对银行监管不会大规模被废除。
高盛重返美国权力核心
特朗普在选战期间透过高盛舵手布兰克费恩支持希拉妮的负面形象,攻击民主党候选人如何偏袒大财团,压迫一般民众,但自赢得大选后,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竟委任高盛前任及现任银行家,担当其财金内阁重要角色,意味高盛又将重返美国权力核心。
一旦获国会确认,姆纽钦将是继克林顿年代的鲁宾和乔治布殊政府的保尔森,25年内第三位担任美国财长的高盛银行家,而各美国政府部门近十多年来亦不时出现高盛「旧生」的身影,当中,纽约联储局银行行长达德利曾任高盛首席经济师长达10年。
高盛「旧生」的政界网络更扩展至全球,英伦银行行长卡尼在出任加拿大央行行长前在高盛工作13年,曾驻伦敦、纽约、东京及多伦多。至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2002至2005年,出任高盛海外业务的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
高盛在华府的影响力始于掌舵该行长达三十年的温伯格(Sidney
Weinberg),他是前总统詹森的支持者兼好友,曾建议多名内阁成员,而高盛的超然地位在九十年代及○○年代上半旬进一步巩固。
不过,因多位前高层先后加入华府任重要官员,高盛被外界戏称为「Government
Sachs」,各种阴谋论也不胫而走,特别在金融海啸之后。今年夏天,欧盟委员会前主席巴罗佐获委任为高盛国际非执行主席,惹来重大非议。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环球经济和管理学教授约翰逊表示,这些高盛「旧生」明显地十分能干,亦很努力地建立关系,将自己定位,而「政府是极赚钱的生意,他们很懂得经营」。
大鳄财长擅发灾难财
过去曾支持民主党的高盛前银行家姆纽钦(Steven
Mnuchin),在今次大选掉头押注被看低一线的特朗普,担任竞选顾问,结果一注独赢,获论功行赏,只要再通过国会一关,将成为美国立国以来第77任财长。
53岁的姆纽钦任职高盛17年,主力按证交易,1994年擢升为合伙人,同年其在高盛证券部门的老臣子兼合伙人父亲退休。
姆纽钦2002年离开高盛后,他创立对冲基金Dune
Capital,投资表现不过不失,令人深刻反而是他近年染指荷里活电影业,曾协助卖座电影融资,而且还当上监製岗位。
然而,姆纽钦的真正事业突破要追溯至2009年,组成投资财团,当中星级投资者包括国际大鳄索罗斯及戴尔创办人米高戴尔,收购被华府接管的加州银行IndyMac,现称OneWest,2015年再以原价逾2倍的价值转卖给CIT
Group,估计个人赚逾2亿美元(约15.6亿港元),加入巨富行列。不过,OneWest在姆纽钦主政期间,处理了3.6万宗断供收楼个案,被批评为「收楼机器」。
姆纽钦另一争议是其家族成功从马多夫庞氏骗局中抽身而去,2005年,即爆煲前三年赚走320万美元。虽然曾被信託人入禀要求「回水」,但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太迟提出诉讼而告一段落。难怪有「华尔街剋星」之称的民主党参议员沃伦形容姆纽钦是「金融危机中的阿甘(Forrest
Gump)」,做尽华尔街所有不良行为。」
不过,外界对姆纽钦担任财长一职的最大忧虑是他缺乏经验,大多担当幕后角色,相比出身高盛的前财长鲁宾和保尔森,级数相差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