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俄罗斯对华出口的首批4架苏-35战机在去年12月25日运抵中国,被外界称为俄罗斯向中国送去了「圣诞大礼」。一些台湾媒体在近日报道称,俄方已将对大陆出口的苏-35战机引擎的关键部位「焊死」,解放军不可能在不破坏整个引擎的情况下,仿製苏-35战机引擎,获取「矢量引擎技术」。其后,多家大陆媒体也转载这一消息。
不过,观察者网调查后发现,有关苏-35战机并未洩露引擎秘密的报道,最先是出自「俄罗斯政治」(Politros.com)新闻网站,在网站中没有使用「已将苏-35战机引擎关键部位焊死」的字眼,仅是提到「几乎不可能在不破坏引擎的情况下,进入引擎」。报道称,台湾媒体可能在报道时「添油加醋」,特别是有关「焊死」引擎的部份,基本是在原有新闻的基础上「再加工」后的产物。
报道引述评论员观点称,要在不影响引擎运转的情况下「焊死」引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中国也没有仿製俄罗斯苏-35战机引擎,在国内建造厂房是为了翻新俄製引擎,延长引擎的寿命,歼-20最早的原型机就是使用经过国内翻新的俄製引擎。
报道指出,俄罗斯媒体的说法更像是俄方对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等软件进行了加密处理。现在国内尚未试验过将推力矢量能力结合到飞行控制系统,以此提高超音速飞行的性能。目前,中国装备有推力矢量喷口的涡扇-15引擎尚在测试阶段,还需要大量的测试与试验来总结控制规律,如果能从苏-35获得相关技术,可以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