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社评 美《反宣传法》难掩软实力颓势,华外宣可另辟蹊径!

舆论战真假难辨

评论员 蓝雨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签署了《反宣传法》。根据该法,美国国防部将获得额外预算,建立一个反宣传中心,对抗外国对美国的宣传。此前,欧洲议会通过一项类似法案,反制俄罗斯媒体在欧盟的宣传效果。

该法案提议在五角大楼内成立跨部门情报机关,制订联邦政府反政治宣传和谣言的战略。该法案亦将设立基金帮助培训各地记者,并向非政府组织、民间社团、智库、私营部门、媒体组织和政府以外的专家提供资助,让这些机构或个人具有更强的能力识别和分析外国「最新的宣传与讯息造假技术」。早在11月17日,美国参议院专门举行听证会探讨如何应对俄罗斯的对外宣传攻势,听证会上就有专家指出,“资讯武器化”已成为国际冲突的中心。

由此可见,美国新立的《反宣传法》,以其说是“反宣传”,实则应叫“舆论战法”,表面是反对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宣传,实则是把过去的美国发动的舆论战正名,将舆论干涉别国正规化,合法化。

美国这时推出《反宣传法》,其实与早前推出新法规如海关有权检查个人电子物品,若涉及敏感词及反美言论可拒绝入境等是一个套路。

《反宣传法》是攻守兼备的战略,显示美国准备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其他国家打一场持久战,既防止海外盟国变成其他国家的傀儡,又在海外推动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和学术自由,同时力保美国在民主自由的道德高地,捍卫美式普世价值观。但笔者必须指出美国《反宣传法》本身的悖论,即例如某国在媒体指出特朗普这个总统18年没交过税,希拉妮收受中东金主黑金等这些事实,美国又如何利用《反宣传法》惩罚别国呢?《反宣传法》有否人类的道德标准?若只能报喜不能报忧,这跟西方主流一直提倡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是否有双重标准?是否只能在海外推动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和学术自由,在美国就一切免谈?

推出《反宣传法》,表面是因为俄罗斯媒体在美欧发动舆论战的成功所致,其实另有更深层次背景:

首先,美国在全球各地推进颜色革命,比如乌克兰、格鲁吉亚,中东北非等的阿拉伯之春,但绝大多数惨败收场,各国对美国输出的民主视若洪水猛兽;其次,东欧等国开始出现复辟潮,就连德法等西欧国家也出现亲俄政客,很多原本亲美的政权,纷纷垮台;再次,美国今年的大选丑闻迭爆,使美式普世价值沦为笑谈,所谓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种族平等,原来都是骗人的谎言,诸如此类的丑闻沉重打击了美国的软实力,使其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最关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民粹主义浪潮对美欧传统政治的冲击,美欧主流政客不敢撕破其标榜的“言论自由”面具,唯有同时出台法规,用此工具遏制民粹主义浪潮言论对传统政治的冲击,以保传统政治势力的领导地位。

而俄罗斯媒体在美欧横冲直撞,打造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极具战斗力,犹如一把利剑插入西方世界。频频揭露美国民主丑闻及体制的弊病,在国际新闻市场别树一帜,打破了西方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美欧目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失业率不断上升,福利开支居高不下,由难民危机带来的恐怖主义袭击及治安问题层出不穷,但西方主流媒体对这些问题的根源却视而不见,甚至不屑讨论,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则频频揭露西方政要的丑闻及体制的弊病,有别于西方媒体报喜不报忧,因政治利益隐瞒社会问题,反而吸引诸多的西方观众。俄国媒体这种「异端」破坏了西方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甚至在关键时刻让他们难堪,令西方政客如芒在背。

俄罗斯媒体也直接或间接造就了民粹主义浪潮冲击着美欧传统政制,与其说俄罗斯媒体是民粹主义浪潮崛起的推手,不如说是美欧的软实力不断下滑,被俄罗斯等国媒体乘虚而入所致。

不过,美欧主流政治精英及主流媒体,对自己的错误不不反躬自省进行政治改革,反将责任归咎俄方,可谓捨本逐末,治标不治本。

美欧大搞《反宣传法》,说明已看到自身陷入形象危机,但问题是软实力江河日下,这种法案难掩颓势,效果存疑。

美欧软实力的下滑,是美欧与俄罗斯近年舆论战上处于下风的根源,同样对中国而言,长期软实力的不济,才是西方舆论压制中国舆论,轻而易举发动舆论战的肇因。

笔者前面说过,反宣传法是攻守兼备的舆论战法规。对于历来重视舆论权掌控的中国而言尤其不能轻视。反宣传法除了针对俄罗斯,也同样针对中国。

反宣传法明目张胆地规定帮助培训各地记者,并向非政府组织、民间社团、智库、私营部门、媒体组织和政府外的专家提供资助合同,让这些机构或个人具有更强的能力来识别和分析外国「最新的宣传与讯息造假技术」。笔者认为把《反宣传法》视为“颜色革命法”毫不为过。这显示国际意识领域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美欧与俄,美欧与华的舆论战一触即发。相对于俄罗斯媒体战略的成功,中国这方面的相关工作明显滞后,与海军不断下饺子相比,中国政府对舆论领域的发展有点缺位。舆论战是攻心战,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效果,这不是多几艘军舰就能达到的。俄罗斯就那几艘陈旧军舰不见得对美欧威胁多大,但一个俄罗斯电视台,就能令美欧惊慌失措,纷纷推出法规,甚至关闭俄罗斯媒体在欧洲的帐户,逼俄罗斯媒体退出。由此可见舆论战的威力。这个例子说明舆论领域,美欧传统势力并非那么强大,且死穴颇多,这在美欧主流媒体一边倒支持希拉妮,诋毁特朗普;一边倒支持英国留欧派,恐吓脱欧派都失败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不是没有机会。

日前,中国国际电视台开播,习近平亲自发贺信。一家电视台获得最高领导人的祝词,可见这家电视台不同寻常,也折射出中国外宣有新思路。

习近平上台后,不断强调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对外宣扬中华文明,提高中国软实力,但中国外宣机构软弱无力,浪费了大量民脂民膏,却毫无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华社等机构花费巨资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做广告,却沦为国际笑柄。

显然,中国开播国际电视台,就是要打造中国版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不但能够宣扬中国文化,而且可以揭露西方制度之弊,既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又可抵御西方颜色革命攻势,是一个攻守兼备平台与载体,发挥剑与盾的作用。

现在的形势就是美国利用反宣传法成立的机构,既「防止海外盟国变成其他国家的傀儡」,又「在海外推动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和学术自由」,同时力保美国在民主自由的道德高地,捍卫美式普世价值观,《反宣传法》本质是美国颜色革命的延续。而欧洲议会通过的那个议案,也呼吁欧盟委员会拨付更多资金,支持有关新闻报道,反制俄罗斯媒体在欧盟的宣传效果。

在当今世界,大国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硬实力上,更在软实力上。

在列强纷纷投入重金开展文宣之际,中国开播国际电视台可谓意义深远。国际政治博弈,不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较量,亦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斗争,中国要想实现大国掘起,不仅要在硬实力上独领风骚,还要在软实力如话语权上出奇制胜,所以国际电视台开播承担了重责大任。但中国过去的事情,战略上很完美,执行起来往往荒腔走板,国际电视台能否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

必须冷静地看到,中国国际电视台,不可能完全复制俄罗斯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成功在美欧登陆抢滩的经验,一是俄罗斯人深谙美欧文化及民众文化心理,懂得如何切入西方民众心理,这是同属欧洲国家俄罗斯的先天优势,这一点中国媒体不具备;其次,美欧已经出台例如《反宣传法》及限俄媒体法规,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电视媒体无疑也是迎头一棒。中国必须另辟蹊径,找出自己的强项,比如如何利用各地华侨众多的优势(这一点俄罗斯反而不具备)及如何打造立体全方位媒体格局(包括官方,半官方,民间)等,不然,自说自话,没有收视率的电视台形同虚设,这样的失败例子,现在仍随手可拾。

中国外宣新思路,如何完美转变为软实力,是一项充满挑战大工程,更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攻心战役。

(2016.1.6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猫时报》见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