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卸任后争议不断,昔日力挺他的统派盟友也与之反目,梳理其中的原因在于,号称不沾锅的马英九实在太爱惜羽毛,在两岸政策上虽然主张“九二共识”,但骨子底却是“华独”,且未遏止去中国化政策,混乱台湾的认同问题。
任何一名政治人物不可能没有敌人,所谓的敌人多半是政敌或过去的对手,但马英九的情况很特别,除了绿营之外,就连自己人都对他敬谢不敏。前总统李登辉有一票独派的支持者,陈水扁虽然弊案缠身,至今仍有不离不弃的扁迷追随;喊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马英九,按理说应该是统派的唯一领袖,但实际上与统派盟友渐行渐远。
这次打脸马英九的台湾大学政治学系荣誉教授张麟征,可以说是标准的统派,一贯主张“两岸和平统一”,且过去与马英九的关系并不会太差,还曾为马的两岸及外交政策护航过,虽然偶有评论,但不会“下手太重”。
然而,梳理张麟征的评论可以了解,统派对马英九的不满之处。一是马对于两岸政策立场,尽管他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但“各表”却藏著“华独”的含意,为了选票考量,让国民党失去了核心价值,轻忽认同问题,变相延续李扁20年的去中国化政策。
其次,马英九对太阳花学运的处置进退失据,让学运变成年轻人间的时髦运动,造成国民党在2014年跟2016年选举大败,痛失中央跟地方的执政权;第三,内政推出油电双涨、奢侈税、证所税等引发民怨,却没有及时调整;最后,马英九的抗压性不足、无人和,用人出现问题,并未推动党内的世代交替,使得目前党主席的拟参选人几乎年纪都在60岁以上。
张麟征点出的问题,确实都是马英九的失误,在关键时刻错过时机,使得个人声望下跌,还导致国民党元气大伤,至今仍旧陷入分裂的僵局。对此,马英九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而办公室发言人徐巧芯3月24日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马办的立场非常清楚,希望党要团结一致、重整脚步,针对性的非善意邀请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再予以回应。
其实,马英九若自认对国家、党内有其贡献,不妨正面接受统派的挑战,把话说清楚,重申一贯的立场和态度,也不应再涉入党主席之争,保持客观的立场,若只是躲在同温层内取暖,不愿面对过去的问题,公道自在人心,历史自然会留下评价与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