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钱庄搬钱4法。
【熊猫时报讯】中国「地下钱庄」猖獗,非法经营外汇。近年官方虽对此高压打击,但据广东省公安厅和外汇局最新信息显示,仅2017年以来,破获案件的涉案金额已近千亿元人民币(近145亿美元)。媒体披露,这些地下钱庄「搬钱」手法高度相似,其中又以「跨境汇兑」的「对敲型」手法最常见。
第一财经报导,地下钱庄掩盖资金流动的手法主要有四种,包括「对敲型」、境内汇集人民币境外ATM机取汇、设空壳公司製造假贸易,以及在黑市买卖赚取汇率差价的「黄牛」。
报导指出,在上述四种手法中,以「对敲」套路最直接。去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一起案例,涉案者用的就是这一典型手法:当有客户找庞姓嫌犯兑换外币时,只要按约定将人民币汇入庞嫌指定的境内帐户,他便会通知境外同伙将外币汇入客户的境外帐户中。如果客户想用外币兑换人民币,程序亦然。仅两年多,庞嫌非法买卖外汇金额近1.9亿元。
像这样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境内的人民币留在境内,境外的外币也没有入境,但实际交易已经完成。
手法二:以家庭为单位「裡应外合」。境内外协同作案的手法常常是在境内银行开立数百个帐户,然后透过境外的ATM机取出外汇。这些案例中,多是以家庭为单位作案。这种手法主要利用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兑换价差,以及境内很多银行都提供境外取现免手续费的服务。
如2016年1月,浙江省常山县一起大案:浙江一对夫妻,以本人和他人名义,在温州等地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办理400多个银行帐户用于买卖外汇。夫妻两人非法买卖外汇数额达1.05亿馀元,从中获利6万馀元。
第三种手法:设壳公司「公转私」。不法分子透过设立空壳公司,假造业务往来,再透过「公转私」业务,採取网银转帐等方式协助他人将对公帐户非法转到对私帐户、套取现金等进行非法支付结算。
第四种手法:即是在黑市赚取汇率差价的「黄牛」。
另外,报导引述众多判例指出,地下钱庄的中介费在万分之五到千分之三不等,也有少数开价高的经营者会收取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八的手续费。手续费低、汇款时间快、汇款额上不封顶使地下钱庄较银行更具有诱惑力,尤其是对一些资金来源存在问题的人来说,也让当局屡禁不绝。
(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