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新闻】熊猫时报网络记者综合报道,海航实业(00521.HK)近日(4月10日开始)出现连续下跌走势,今日跌幅继续,半日跌逾10%,全日跌逾15%,报价0.229元,成交2.71亿股,涉资6400万元,创2015年3月份以来的新低。
近日市场关于海航集团的收购动作议论纷纷,而海航实业股份(00521.HK)正是海航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海航近日之所以成为媒体议论的焦点,是因为其近期的海外收购动作太频繁。
继4月9日下午传出拟以3亿英镑收购伦敦西部的奥林匹亚展览中心后,当日晚间,海航实业又发佈公告称,以总价13.9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68.72亿元)收购于新加坡上市的物流公司CWT集团。要知道,4月9日当时海航实业股份的市值还不到40亿港元,很明显这又是一次以小博大的杠杆收购。从4月10日下跌至今,目前该股市值仅剩28亿港元左右。
海航下跌原因,市场认为是郭文贵爆料之故。
4月24日,港媒刊文指受郭文贵「爆料」波及 ,海航系再现沽压,海航实业创两年低位。
报道指,内地海航集团近年积极跨出国门进行併购,过去数年斥资「扫货」金额超过3,000亿元,香港是其中一个「热门地点」。除了来港天价买地之外,还收购了本港多间上市公司,成为市场焦点。
不过,上周正被国际刑警通缉的中国富豪郭文贵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称,中央拟调查中共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更直指王岐山的外甥姚庆掌控的海航集团,将需要接受调查。
消息发酵多日,海航系不少股票今日再度出现沽压。其中,截至下午2时36分,海航实业(0521)急泻14.1%,跌至两年低位,报0.232元,暂录成交4,870万元。同系的香港国际建投(0687)跌0.85%,报3.5元;航基股份(0357)跌2%,报6.86元;镇科集团(859)跌2.3%,报1.28元。
为此,4月26日海航实业股份(00521.HK)急急发布2016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全年的经营额为1.82亿港元,同比增长12.7%;毛利为5950万港元,同比增长93.2%。截至2016年12月31日,海航实业的总资产为64.21亿港元。
海航实业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的总额为10.85亿港元,向银行借款12.85亿港元,其中5460万港元需在一年内偿还,12.31亿港元的借款需在一年后偿还。海航实业在年报中提到,98.1%的借款是以土地使用权及写字楼作为抵押。海航实业的净债务为5.55亿港元,总资本为5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1%。
海航实业的股权架构显示,海航集团拥有海航集团(国际)约91%的股权,直接拥有海航实业100%股权。
海航集团70%的股权由海南交管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而海南交管由盛唐发展(洋浦)有限公司持股50%,盛唐发展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持股65%。
2016年,海航实业完成了两个项目收购:伦敦物业项目以及美国八座高尔夫球场项目。
2016年7月12日,海航实业斥资14亿港元收购位于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的一处项目名为“17 Columbus
Countyard”的甲级商业大楼。该大楼建于1999年,总楼面面积为195443平方英尺(约1.81万平方米)。在被海航实业收购之后,其2016年为海航实业贡献的租金收入为3150万港元。
另外,海航实业在2016年12月17日斥资10.65亿港元收购了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一个包含八座高尔夫球场的业务组合,总土地面积约为1887.32亩。该资产在2016年全年为海航集团贡献了230万港元的收益
,海航实业称,直至2021年,该项投资每年将会为集团带来租金收入5524万港元。
其实,海航实业在国内已经拥有了一个高尔夫球会及酒店。
东莞峰景高尔夫球会位于广东省东莞市,2016年该组合业务的收益为1.48亿港元,同比减少8.6%。对于收益减少的原因,海航实业称是因为竞争激烈、政府对高尔夫球的政策转变以及受到恶劣天气持续影响。海航实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高尔夫球场因恶劣天气而关闭426.5个小时,而2015年仅关闭了91个小时,同比大幅增加368.7%。
对于2017年的业务展望,海航实业表示,中国经济将继续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整体增速面临较大压力,但仍存在诸多结构性机遇。同时基于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及与主要东南亚国家双边关系趋于好转,区域内的经济贸易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在2017年度发展策略方面,海航实业将继续强化现有主营业务,同时力推发展新业务,根据审慎稳健的投资原则,重点考虑发达经济体内的并购机遇,着力在物流地产、物流仓储、大宗商品贸易、物流金融、物流运输设施等领域寻求并购目标,并密切关注“一带一路”政策及东南亚等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发展情况。
进入2017年,海航实业在年内发起了在物流领域的第一笔收购。
4月9日,海航实业宣布,拟以每股2.33新加坡元的价格要约收购新加坡上市物流公司CWT的全部股份。交易总作价约13.99亿新加坡元(约合77.9亿港元),较CWT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11%。该交易将以现金方式支付。
CWT集团于1993年4月12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要业务包括物流服务、商品营销、金融服务及工程服务。收购完成后,CWT集团将成为海航实业的子公司。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新加坡仓储物业不动産最大的业主之一,同时还将拥有跨越全球90多个国家、200多个港口、1,600多个城市的物流贸易网络,成为香港上市公司谋求国际化发展、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样本。公司认为在中国持续推动「一带一路」投资政策的背景下,公司紧跟中国发展战略,通过在「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最具活力的经济重镇投资布局,把新加坡高效的物流産业同香港资本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希望通过産融结合,获取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红利。同时此次投资可利用CWT集团的环球物流网络及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并借助股东方海航集团在物流、金融、贸易方面的産业优势,预计未来可以挖掘的産业协同潜力很大。
海航实业是海航系主要的海外投资平台之一,根据上述资料,海航实业在9个月的时间内宣布三项海外并购,投资总额102.55亿港元。
海航实业的股价从4月10日后一路下跌,截至4月26日收盘,海航实业累计跌幅为11.9%。
4月24日开盘后,海航实业股价当日最大跌幅曾达到16.67%,截至当日收盘,海航实业报0.229港元/股,跌幅15.19%,股价创下2015年3月份以来的新低。在经历了股价暴跌之后,25日开盘后,海航实业股价迎来反弹走势。截至4月26日收盘,海航实业报0.26港元/股,涨幅4%,总市值为29.64亿港元。
(香港01,澎湃新闻,新浪财经,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