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川普旋风」鹄起,当选总统以来,很难否认,美国的大度宽容,或美国人向国际社会表现的雍容自信,都消失无踪。曾是自由运动和解放人权发源地的柏克莱加州大学,禁止极右派作家进校园演讲;保守派司法部长塞辛斯把判决川普禁穆令违宪的夏威夷州联邦法官,形容为「坐在太平洋小岛上的法官」;川普承认想「解散」联邦第九巡迴上诉法院;纽约市民示威,不淮川普回纽约家中。左右相争让两党、民众都变得器量狭小、难容异己,撕裂更严重,美国社会充满了戾气。
国会众院4日刚以217票对213票,通过共和党版健保法案,为废除「欧记健保」跨出一大步。共和党主导的参院可能有自己版本,使健保改弦更张还有变数,川普和部分共和党人却迫不及待宣称「胜利」并「庆功」。如果有民众会因此受害,譬如带病投保更困难、保费上涨,加州400万人将立即丧失健保,未来十年全美高达2400万人会失去健保,则何「功」之有?庆祝谁的胜利?
欧记健保确实有许多缺陷,但近年两党对立激化,选举胜利者自认赢者应全拿,不顾对方感受,要全盘推翻对方政策,还高姿态向对方叫阵示威。川普用「这场灾难终于死了!」形容,让人错愕。而今天共和党赢得白宫、参众两院;明天民主党如果翻盘,也照方抓药,一报还一报,政策再来个大翻盘,美国焉能不越来越严重分裂?
同样,共和党启动「核战策略」,把参院通过联邦大法官任命门槛从60席降至51席,护送戈萨奇过关,今后民主党如赢回参院,势必以牙还牙,将严重伤害美国民主运作根本,总统、国会和政党带头作负面示范。这样恶质发展,政治该有的相互妥协和包容,跟著消失无踪。
保守派共和党和川普这样干,民主党和自由派何尝更好。大学本应属不同意见交流激盪,透过理性思辨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启迪和教育场所,包容不同意见甚至「邪说异端」都属应当。柏克莱加大1960年代发起言论自由运动、反越战等,可谓美国自由精神的堡垒,影响几代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如今却忘记言论自由真谛,2月间保守派学生邀右翼科技编辑亚诺波洛斯演讲,遭其他学生抗议而取消;4月共和党学生会再邀极右翼政论女作家库尔特(Ann
Coulter)到校园演讲,却被校方以「保安忧虑」为由否决。
两派学生为此演变成衝突互殴和扔汽油弹,学生诉诸法院后,校方软化改口允许,活动改期且要另觅场地。维护言论自由权利的圣地,如今为封堵不同阵营嘴巴,沦落至此。伏尔泰名言「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照看来,这是柏克莱之耻,也是美国社会的缩影。
保守派司法部长塞辛斯以带蔑视意味的「太平洋小岛的法官」,评论政治理念不同的联邦法官,连带也在侮辱最晚(1959年)加入联邦的第50州150万居民。他不知道各州无分领土大小和人口多寡,地位和权力平等,所以国会参院每州都维持两席参议员,共100席,正是美国宪法起源和精神之一。
川普想废除自由色彩浓厚的联邦第九巡迴上诉法院,无视宪法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其傲慢心态彷彿「朕即国家」,反映他的无知。美国政治激烈杀伐和对立,左右两端都失去应有的宽容、尊重和理性,忘却美国立国240多年能成就其伟大,受世人尊敬和嚮往的原因。
美国本来雍容大度,能包容不同国籍、族裔、宗教、文化的移民,在这裡生根发展,造就今天的伟大和美国梦。如今这种包容、体谅的自由精神,已如明日黄花。在美国出生、受教育的「纽约时报」华裔编辑罗明瀚(Michael
Luo),去年10月在纽约餐馆,被衣冠楚楚的白人女子询问:「为甚麽不滚回中国去?」多个州发生中东移民开的商店无故被枪击,族裔仇恨犯罪方兴未艾。川普居住纽约逾一甲子,只因政治立场不同,民众示威「不淮」他返纽约。这成了甚麽样的美国?是谁造成的呢?
美国已失去原有的雍容大度,怪罪川普鼓动民粹,或认为川普只是乘风而起,因果关系很难釐清。但修补美国的责任,川普和共和党责任应多于民主党。不能找回原来的雍容大度,或将意味美国很难从下坡路中振兴,再登颠峰。
(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