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武铉(右)是文在寅(左)的政治恩师,故文在寅有其影子之称
评论员 蓝雨
韩国新总统文在寅5月10日就任后陆续已跟美国总统特朗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本首相安倍通过电话,就通话的一些细节,隐约可以窥见韩国与中美日的关系发展走向,结合文在寅即将遇到的执政难题,不妨作一些前瞻。
10日当天,第一个打电话给文在寅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三十分钟的谈话中,文在寅强调在韩半岛和周围政局不确定性逐渐增大的情况下,韩美两国同盟比任何时候都重要。韩美两国同盟是韩国外交安全政策的基础,未来也会这样持续下去。特朗普并邀请文在寅早日访美举行峰会,最快希望能在下个月就成行。
中午时分,文在寅接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电话,祝贺其当选,中国领导人向韩国总统致电问候尚属首次。
双方交谈约四十分钟,就萨德部署等两国之间的重大议题进行商议。习近平指出,「双方应该牢记中韩两国建交的初心,相互尊重彼此重大关切和正当利益,努力求同化异,妥善处理分歧」,同时表示,「希望韩国新政府重视中方有关重大关切,採取实际行动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平稳发展」。习近平并邀请文在寅访问北京。
文在寅在11日下午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电话,确认将紧密合作以因应朝鲜问题,并期待早日会面。双方对慰安妇问题也首次交锋,安倍重申日韩慰安妇协议受到国际高度肯定,牵制文在寅提出重议;文在寅则回应,历史问题需要两国更智慧的解决。两人电话会谈约廿五分钟。
由以上新闻可以看出,中韩领导人的通话时间最长,韩日领导人的通话时间最短且最迟,韩美通话最早。笔者认为,这似乎可以隐喻未来的四国关系走向:
美国是韩国最重要的国家,这从通话时间最早可以看出;但中国则是韩国自身发展要打最多交道的国家,所以通话时间也最长,习主席把中韩外交的第一次给了文在寅,可见对其有期待;而日本在文在寅看来是放在末位的国家,通话时间甚短,更像例行公事,内容更软中带硬。
安倍在通话前于10日那天就曾隔空喊话文在寅,提醒日韩是拥有共同战略利益的最重要邻国,希望在朝鲜问题上携手合作,发展「面向未来的日韩关系」。安倍的喊话反而透露出日本的忧虑,即文在寅若对朝鲜採取怀柔路线,会影响美日韩三国共同阻止朝鲜核武与导弹开发。不过,文在寅还真的有可能对朝鲜采取怀柔政策。外间基本认为,文在寅在朝鲜问题上取态保守,已主动i表达与金正恩会面的愿望。
日本媒体在文在寅当选后,欲翻查文在寅过去的对日言论,分析其日本观,以此预测文在寅的外交政策。得出的数据是:文在寅过去在随军慰安妇和竹岛(韩国名:独岛)等历史和领土问题上强硬主张突出。文在寅在2016年年底前总统朴槿惠遭到弹劾之后,显示出维持日韩协议的前提是重新谈判这一姿态。围绕日韩协议,主张“很难认定其正当性”,“需要展开明确日本的法律责任和道歉的新谈判”。文在寅还亲自访问了日本政府要求撤走的象征慰安妇的少女像,表态称“为了不让少女像感到寂寞,希望大家一同加以关注”。文在寅针对日本的强硬姿态的原点可以在卢武铉政权执政的2005年找到。当时卢武铉设置了汇总战争受害者救济措施的总理主导的“共同委员会”。文在寅就是首席秘书官。文在寅在2012年的总统选举中,在宣布参选后发表的《有关解决对日‘五大悬案’的构想》也是显示其对日态度的材料。构想中列举了“绝对不能对有关独岛(日本名:竹岛)的日本挑衅作出妥协”、“慰安妇问题要追究日本政府的法律责任”、“要限制殖民地统治时期强制征用韩国人的‘日本战犯企业’在韩国投标”等主张。此外,2016年7月文在寅还曾登上竹岛(韩国称独岛)。
日本人翻出的这些材料,笔者判断韩日关系未来发展不会融洽,加上二国经济结构的竞争本质,朴槿惠时期的“韩日蜜月”基本可以结束,所以难怪安倍隔空喊话文在寅,忧虑十足。
笔者前面说到中国将是韩国打交道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皆因中国对韩国十分重要,一是朝鲜半岛局势稳定与否离不开中国,二是韩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无论历史上,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中国都是韩国最重要的邻国。不过,习近平主席的通话,不难看出中韩关系未来存在的波折。虽然习主席给足面子韩国新总统,破天荒致电,但通话中单刀直入涉及存在的问题(当然是指萨德部署),虽说不上是对新总统的发难,但显然立场清晰明确,直面分歧。
中国领导人的贺电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表达祝贺,二是表达对中韩两国关系的定性和认识,三是对两国关系提出希望。从2002年至今,中国领导人对四任韩国总统在祝贺层面的用词几乎一致,在表达对两国关系定性以及对两国关系认识层面的措辞也大体相同。此次习近平贺电与以往贺电最突出的不同,体现在对两国关系未来提出的希望方面。但习近平使用“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样的词汇,是对发展两国关系提出前提。“妥善处理分歧”、“健康稳定发展”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中韩关系不健康发展,分歧重重的暗示。
和以往江泽民、胡锦涛要么对新总统提出希望两国关系能够进一步发展,要么希望两国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协调配合不同,习近平对两国关系的希望是回归正轨。习近平没有无条件地欢迎新总统,而是通过对过去不良现状的梳理牵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暗示中韩关系面临困难,希望新总统能够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北京的贺电外交用意已经很明显,萨德问题是文在寅上台后中韩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那么在中国关切的萨德问题上,文在寅过去是什么态度呢?在代总统黄教安仓促抢闸赶在新总统上任前部署萨德,文在寅是不满的,他批评美国“突袭”式部署萨德,令下届政府失去决策权,认为美国必须充分咨询韩国。但从文在寅的这个萨德态度来看,韩国撤除萨德的可能性不大,文在寅只是抱怨而已,并没有反对萨德部署。考虑到文在寅也有“亲中派”之称,未来会与中国磋商萨德,如何交易值得关注。也因此,文在寅首访中国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才是访美。
笔者预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文在寅与萨德积极分离,把美国推向台前,将中韩矛盾转为中美矛盾,若这样的话,解放军可以利用美韩之间的推诿,对萨德系统暗中展开电子战,兑现早前军方“不是说说而已”的承诺。笔者认为,萨德问题一日不解决,中韩关系都无法正常化得到发展。这一点,谁上台都阻止不了中国的立场决策。(本文发表之际,传来韩国执政党叫停萨德部署的新闻,倘若属实,中韩关系有望解冻,形势再次有戏剧化变化)。
文在寅任内,美韩的盟友关系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文在寅会采取平等及自我保护意识更强的外交政策。文在寅倾向对朝鲜採取「怀柔」政策,如透过谈判和重开开城工业区等改善两韩关系,文在寅这些取态,都与美国主张向朝鲜施压及制裁的态度相左,或会使美韩出现磨擦。而涉及萨德部署运作费用的争执,也是韩美关系的另一个焦点。文在寅日前亦表明不愿再受制于美国,期望推动「阳光政策2.0」,主张和平谈判,且会在朝鲜不再进行军事挑衅的情况下,重新展开对话及经贸合作。
必须看到的是,韩国政坛深受民意左右,从大选的支持者成分也是窥见文在寅未来政策取向的一个角度。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选举过程中,文在寅深受50岁以下的年轻选民爱戴。文在寅的优势充分突显出韩国现时年青一代与老一辈选民之间的严重政见对立。新一代选民成长于已民主化及富裕的社会,他们接受主张自由自主的教育,故格外支持文在寅的廉洁主张。希望文在寅改革韩国的财阀政治的旧貌。老一辈经历过韩战,他们深信国家由精英阶层领导是无可非议。在较为封建的社会背景长大,中年及老年选民对「政商交易」表现出更明显的容忍性。
韩国基本是「金字塔式」社会结构,最顶层永远对大众人民而言是遥不可及。新一辈抗拒封建社会的家长,开始过分催逼子女往上爬。从高企的自杀率、及过盛的学生补习风气等,均见大多数民众生活压力持续攀升。文在寅必须推出惠民措施以缓解国民压力。而经济方面,韩国将有求于中国。
这里不得不说文在寅和前总统朴槿惠之间说不清、理还乱的恩怨情仇。
文在寅和朴槿惠产生冲突的重要根源,是两人及其背后党派对日本的态度截然相反。韩国曾有一段被日本殖民统治的苦难历史,后来韩国国民对日本有两种不同态度,大部分韩国人对日持敌视态度,但也有部分人不但不仇视日本,反而对日採取友好合作态度,这部分人或受美国影响,或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受益者。朴槿惠的父亲、韩国前总统朴正熙就是后者,而文在寅和他的政治密友、前总统卢武铉则是对日强硬派。
二○○二年卢武铉当选总统,然而仅两年之后,卢就遭到国会弹核停职,朴槿惠正是策划弹核案的骨干之一。○四年五月,宪法法院否决了弹核议案,卢恢复职务。此后,卢武铉政府开始清算,通过了《亲日反民族行为者财产归属特别法》,调查和清理亲日派的财产,编列亲日人名辞典,其中就包括朴正熙。
自2008年卢武铉卸任总统后,南韩经历近10年的保守右翼政策主导。来到2017年选举,两大热门人选的文在寅及安哲秀,皆是中间派人士,预示中间派再次抬头,是次选举印证了政府内部新一次的意识形态更替。
值得指出的是,卢武铉是文在寅的政治恩师,伯乐。难怪有人说文在寅是“卢武铉的影子”,可见最不想看到文在寅上台的是日本,因为文在寅上台,意味着亲日政策面临崩溃。韩国将会扭转朴槿惠时期的亲日政策。可以预料,文在寅上任后,必将对朴槿惠以及她执政时期的所有政策进行全面清算,而共同民主党上台表面看是一次普通的政府更替,但将对朴槿惠的个人命运以及韩国政局和东亚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最后一提的是,韩国领导人的结局已经形成“恶咒”,文在寅能否破“咒”,上台是福是祸,这也是大家关注的有一个焦点。
(2017.5.12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猫时报》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