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个违规自媒体账号被封停,现在喊痛还为时过早

 

  【熊猫时报讯】近日,25个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7大平台上的60个账号被关闭,这些账号日常发布的内容大多围绕明星八卦和娱乐圈轶事。

  在这之后,互联网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绪,一方认为封号太过突然,有些长期关注的号被封停了,心理上一时接受不了,感到惋惜;另一方则认为八卦新闻属于侵权、失去原则、毫无底线,价值取向太过“庸俗、低俗、媚俗”,不看也罢。

  不管哪种情绪,帐号因违规被封停,都已经是事实,谁让这些帐号自我把关不严呢。

  此外,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此举让账号背后的资本损失惨重。

  有些人已经开始换位思考:这些自媒体好惨,辛辛苦苦经营的粉丝群体,广告发放还没赚回前期投入,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了,估计亏惨了。

  而《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这次娱乐自媒体账号关停潮中,资本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此次有哪些网络账号被关闭:

  此次被关闭的85个账号,有25个是微信公众号,还有60个分布在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优酷、百度、网易等7个平台。

  其中微博关闭19个账号、今日头条关闭13个、网易关闭8个、腾讯关闭7个、一点资讯关闭6个、百度关闭5个、优酷关闭2个。这些账号的关闭之所以引起公众较高的关注度,是因为大家似乎都能发现自己关注或曾关注的数个账号被封了。

  但事实上,如图所示,大多数账号都只是在一个或部分平台被关闭,被迫“转移阵地”,根本谈不上“查封”二字。

  如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圈内扒爷、毒舌电影、芭莎娱乐、男人装、娱乐圈扒皮王等只是被封停了微信公众号,但微博账号依然正常运营,甚至毒舌电影的微信小程序也完好无损;“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只是被封停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仍能正常推送文章;最没有“后顾之忧”的还要属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全明星探和毒舌电影,这三家账号早已建立APP,就算被再多的平台关闭,独立APP也不会受到影响。

  将筹码全部压在一个平台的自媒体人,和早已建立了APP的自媒体,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关键还在于“内容背后的资本”。

  近两三年,内容创业一直是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十分关注的热点。

  据业内人士评价,相比实体产业,内容创业者主要是将流量红利转换成商品,在广告市场上议价,初期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价值可直接用流量指标衡量,未来潜力更加直观。

  于是,资本入场变得水到渠成,特别是在微博、微信两大平台上,拥有数百万粉丝的自媒体成为了创投追逐的对象,前文提到的3家有独立APP的娱乐八卦自媒体,都曾得到投资:全明星探在2015年5月得到联创永宣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在2015年8月得到腾信股份、极客帮创投和平安创投1000万元A轮投资;毒舌电影在2016年7月获得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涌铧投资和合鲸资本的A轮投资。

  在资本的推动下,自媒体账号利用融资扩大自身业务规模、改善产出内容,甚至从平台“华丽转身”,开发APP。而没有得到资本眷顾的自媒体,便可能因为被平台关闭账号而一蹶不振。而要想得到创投的支持,就要面对内容三观是否端正、文章是否有质量、持续产出能力如何等问题。

  所以,如果要问“封号的哀歌为谁而唱”,那答案就是“为被资本抛弃的自媒体而唱”。

相关报道:

  最近几日,内地多个微信、微博及其他非新闻机构开设的娱乐资讯类帐号一片哀鸿,因违反6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而被关闭或襟声。

  网上採编须广电总局记者证

  随着内地互联网的发展,大量传统媒体资深从业员纷纷转投新媒体,在时政、突发事件及调查报道中取得不俗成就。娱乐类也不例外,「中国第一狗仔卓伟」等微博帐号也因报道明星丑闻而大受欢迎。新版《规定》明确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指出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式(App)、论坛、博客、微博、公众帐号、即时通讯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均应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规定》同时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从业人员的採编活动,应当具备新闻採编人员职业资格,持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

  44帐号被封 估值涉百亿

  据相关统计,近日已有44个娱乐新媒体帐号被永久封停,涉及19个微博帐号及25个微信公众号。封禁的目标也从专门曝光明星出轨等私隐的八卦帐号,转而向评论为主的文艺影视帐号,甚至波及有千万订阅量、由南都前记者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咪蒙」、及拥有传统媒体背景的「南都娱乐周刊」。其中不乏一些业内估值数亿的公司,比如微信公号「毒舌电影」去年刚刚完成A轮融资,官方称估值达3亿人民币,另外「关爱八卦成长协会」2015年就完成了1500万融资,有坊间估计,当下被查封的44个帐号估值总额达到百亿规模。

(国际金融报,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