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私小晋德学校以儒学、中华文化作卖点 冀满足国际及中国元素

  晋德书院教育基金理事兼执行委员会主席陈旭麟相信中华文化可吸引不同的家长报读。(罗君豪摄)

  【熊猫时报讯】毕业于港大,曾在投资银行工作,到过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陈旭麟的履历表可能是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心目中的「标准」。他下一步将以晋德书院教育基金理事的身份,在教育界大展拳脚,在香港的晋德学校只是第一步,他表明有意将此模式带到其他地方。

  不过,本港不乏国际、私立学校,每间亦各有特色,晋德学校学费连建校费每年近15万元,如何能打动家长?

  设「六艺」增润课程

  陈旭麟认为晋德虽然提供国际化课程,但相当重视「中国因素」:「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许多家长都期望子女可以学好中国文化,学好中文,好让日后在中国或国际间发展。」因此,学生需学习《三字经》,以及《弟子规》和《论语》,亦会设参考古代六艺概念的增润课程。陈旭麟相信,晋德能够满足家长对国际化教育,同时认识中国文化的两种要求。

  望培养学生像自己一样乐于学习

  陈旭麟期望,晋德会成为教育界的先驱动力,但坦言并不期望因此而改变到香港整个教育文化。而晋德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期望学生在课堂学到一些知识后,在课后会有兴趣自己去学习更多。」

  原来这些期望,与陈旭麟的成长经历有关,他自小就对中国历史深感兴趣,「在家中没事干的时候,就会看家中的历史图书。」,至在港大修读社会科学(政治学与法学)及法学双学位课程时也副修了中史。他相信建立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日后才可以走得更远。

  但近年本港学生越学越苦,如何能培养好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陈旭麟认为有适当的挑战,对学生成长不是坏事,但仍然要顾及学生的个人能力。

  为学生建立个人发展计划

  晋德会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发展计划,读学生一步步达到个人的学业目标,同时发展个人兴趣。而在教学上,会引入大量活动,「许多人视为课外活动的事,我们会放入日常的课堂。」他认为课外活动与日常教学是相辅相承,有助学生的全面成长。

  晋德学校校舍校园设施面积不少于 12 万平方尺。(受访者提供)

  晋德学校的小学部预计于今年9 月开学,学费连建校费每年14.8万元,首年将取录 3 班共 84 名学生,每班最多 28
人。基金亦计划分阶段在港筹办幼稚园及中学,计划幼稚园于 2018 年开办,中学就计划于 21/22年逐渐落成。

(香港01)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