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王遗毒”到底是什么?

  “瞿塘嘈嘈十二滩,山城政坛多波澜。薄王遗毒今犹在,改天换地古来难。”取代孙政才、成为重庆市市委书记不到一周的陈敏尔,已经两次公开表态,督促重庆官场“清除‘薄、王’思想遗毒”。

  7月15日刚刚被宣布为重庆市委书记的陈敏尔,就在重庆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表态:全市上下都要维护习近平的“核心地位”,清除“薄王”的恶劣影响;7月17日,陈敏尔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再次要求从思想、政治、作风等方面清除“薄、王”思想遗毒。7月18日,重庆市市长张国清在市政府会议上发言“全力以赴支持陈敏尔同志工作”,“坚决肃清‘薄、王’思想遗毒”。

  何为薄王遗毒?

  从今年年初就开始被中共官方不停提及的“薄、王”遗毒到底是什么?

  “薄、王”遗毒应该是起于5年前的“薄、王”事件。2012年年初,从辽宁政坛一路追随薄熙来到重庆的时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因为那著名的“一巴掌”和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反目成仇,并于当年2月6日出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继而引爆了轰轰烈烈的“薄、王”事件。

  “薄、王”事件的曝光,让中共高层认识到,身为书记的薄熙来和作为公安局长的王立军私人关系密切、甚至相互勾结达成“团团伙伙”的危害之大。

  众所周知,在中共“党临政上“的官僚制度中,能够进行中央决策的是由25人组成的政治局。除了身处中南海,分管各片工作的政治局常委及委员之外,还包括重庆在内的四个直辖市(另外三个直辖市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市委书记和新疆、广东省委书记。这种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了让上述地方官员能够直接介入中共高层决策。

  虽然重庆市市委书记和中国公安部部长在中共官员体系中同属省部级,但是当年薄熙来利用自己是中共政治局委员,党内身份高于没有这个头衔的中国公安部部长的便利,直接插手被“双重领导”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任免事宜。

""

  无论是紧密的战友关系,还是翻脸无情的仇敌,薄熙来和王立军之间的私人关系一直凌驾于官场正常关系之上(图源:VCG)

  2008年6月,在成为重庆市市委书记7个月后,薄熙来将王立军从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局长任上调往重庆担任市公安局局长,后又兼职副市长——虽然同是公安局局长,但是王立军已经从副厅级两级跳为副部级。而在薄熙来与王立军因为薄谷开来杀人案反目后,薄熙来又不通过中国公安部直接宣布免去王立军公安局长职务。

  可见,当作为一地大员的书记与作为地方“刀把子”的公安局长的私人关于凌驾于党纪国法至上,就必然会危及中共最基本的官场秩序,甚至杀人放火欺上瞒下,而这也是中共高层最为忌讳的一类“团团伙伙,山头主义”。

  重庆官场这5年

  为了消除薄熙来、王立军这种关系对重庆官场的影响,自薄熙来下台后,重庆官场历经了多次调整。

  2012年3月,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急赴重庆接管市委书记一职,重庆政坛随即迅速替换一批法院干部,此为第一波人事地震。在此期间,重庆南岸区原书记夏泽良被查,陈存根被火速免去重庆市常委与组织部长两个实权职位。

  2012年7月,重庆政法委换人。重庆打黑小组副组长、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唐建华被查,其同事郭维国、李阳、王鹏飞、王智参与的徇私枉法案也浮出水面。

  2012年9月,重庆再度任免一批法院、检察院、监察干部。重庆市委原副秘书长兼市委办公厅主任吴文康也在大概同一时间被刑事拘留。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闭幕,张德江离开重庆成为中共政治局7常委之一,吉林省原省委书记孙政才接任,重庆官场再次“洗牌”。

  首先是重庆市纪委原书记徐敬业被调任重庆市政协担任虚职。紧接着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徐鸣被免职。然后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张国清空降重庆担任市委副书记。

  从2013年3月开始,重庆政坛人事震波蔓延到8个区县主要领导人职务。同一年的4月26日重庆国土、财政、水利、计划生育、税务、安全、食品、物价、科教文卫体等众多基层部门领导人职务更替。2016年12月30日,多次被传闻“去职”的黄奇帆被调往中国人大,张国清接任市长职务。

  可以说,自从薄熙来落马至今,重庆官场每一次洗牌都被媒体冠以“去薄化”。但是这并不代表重庆政坛已经成功地“去薄化”。

  消失的何挺与孙政才

  今年2月11日,中纪委巡视组对重庆的“回头看”反馈时,点出重庆官场清除“薄、王”遗毒不彻底。这个结论一出就让重庆政坛暗潮汹涌——谁是“薄、王”?外界目光灼灼。

  5月20日,重庆市党代会一开幕,外界就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兼任副市长的公安局长何挺没有出现。6月2月,多家媒体发现,何挺的个人简历已经从重庆市政府官网撤下。

  北京时间6月16日下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宣布免去何挺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职务。29天之后,官方再次宣布,孙政才“不再兼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何挺和孙政才是否被中纪委调查,现在又在哪里?

  虽然官方一直没有公布相关信息,但是着二人的“消失”,各种传闻愈传愈烈。今年4月初,有港媒引述消息人士说,何挺正接受调查。其后有传闻进一步表示,何挺或是中共官场口中的“薄、王遗毒”。

  与此同时,何挺曾私下吹嘘自己与孙政才私人关系密切的传言也开始出现。检索资料亦不难发现,今年9月满54岁的孙政才与满55岁的何挺,不但年龄相仿,而且均是山东省荣成人。他们都是2012年空降重庆,分别接替薄、王的职务,两人共事近5年。孙政才被免职后,西方媒体关于孙“被查”的说法也此起彼伏。

  如今,陈敏尔甫一上任就在重庆政坛掀起清除“薄、王”遗毒的浪潮。“薄、王”遗毒在重庆官场影响到底有多深?为何经过5年的人事调整依然还要清除“薄、王”遗毒?曾带领贵州从老少边穷走向经济发展新标兵的陈敏尔,又将如何带领重庆政坛摆脱“薄、王”遗毒?这些都是重庆政坛的待解之谜。

(多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