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图为总部内悬挂IMF标志。(路透)
【熊猫时报讯】国际货币基金(IMF)总裁拉加德24日在华府表示,若中国与其他大型新兴市场持续成长,并且反映在IMF的表决结构中,IMF总部十年后可能从华府移至北京。IMF章程要求,该机构总部须设于分额最大的成员经济体。
拉加德在出席全球发展中心「全球经济挑战:与拉加德对话」活动,主持人问她对IMF未来十年前景。她说,若依现在的趋势持续下去,到2027年时,一些目前代表性被低估的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会增加其在IMF的代表性。
拉加德说,依据IMF的法规,总部应设在经济规模最大的会员国;「这表示如果我们放在十年的时间架构来看,我们届时可能已不坐落在华府,总部将搬到北京」。
路透报导,IMF自1945年成立以来,分额最大的成员经济体一直是美国,美国目前所占投票权分额为16.5%,是IMF唯一具有否决权的成员,因为IMF规定重大事务必须获得85%以上的支持率。目前IMF投票权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日本和中国都只有约6%。
经济学家认为,依照目前成长趋势,中国可能在十年内超过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不过,如果IMF的投票权分配没有随之调整,握有否决权的美国可能不会同意让IMF总部迁往北京。
这并非拉加德第一次提出IMF总部迁北京的说法。2014年她在伦敦的一场研讨会上就曾表示:「依目前的情势看来,如果有一天IMF总部搬到北京,我并不会太惊讶。」
IMF代表团6月访问中国,结束访问后发布新闻稿指出,IMF工作人员预测中国经济在2017年将增长6.7%,比先前预测调高0.1个百分点。IMF并在经济展望报告中下修今年英、美两国经济成长,英国由先前预测的2%下调为1.7%,美国从2.3%下调至2.1%。
中设亚投行 逼美改革IMF
美国长期主持国际货币基金(IMF),中国、印度、巴西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不满已久,认为IMF的投票权结构早已无法反映国际经济现势。IMF在2010年通过一项改革方案,提高中国等国的投票权,但此案遭美国搁置数年,直到中国愤而在2014年宣布将成立亚投行,另立山头扩大国际影响力,美国国会参院才在2015年批淮IMF改革方案。
这项改革计画,让中国在IMF的投票权将从原本的3.8%提高到6%,印度从2.3%增为2.6%;美国的投票权象徵性调低,从16.7%减为16.5%;欧洲的德、法、英、义也调低。
IMF的188个成员国代表2010年就达成这项原本由美国提出的改革协议;美国政府希望通过IMF投票权比重重新分配等做法,平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不满。
不过,美国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一直因不愿看到美国在IMF的影响力降低,拖延多年才批淮这一改革协议。
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引述分析家说法指出,中国创建与国际货币基金分庭抗礼的亚投行,被认为是促使美国国会批淮改革协议的直接因素。
事实上,这项IMF改革协议只是安抚中国,美国仍牢牢掌控IMF。改革后美国仍握有16.5%投票权,仍高于15%这个魔术数字。根据IMF规定,「重大改革事务」必须获得85%以上的支持率才能通过,换句话说,只要美国的投票权超过15%,在IMF的重大事务上就拥有否决权。
因此,国会参院通过IMF改革案后,当时的财政部长卢杰克(Jack
Lew)发表声明说:「IMF改革巩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系统的领导地位,并展示了我们将继续维护这一地位的决心。」
中国也知道挑战美国无法一步到位,当时中国央行对美国国会的决定表示欢迎,并指出此举「将改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IMF的发言权,有利于维护IMF的公信力、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