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科网投资印尼最大规模的电商公司Tokopedia在上周突然成为国际焦点。阿里巴巴在业绩会上宣佈,投资11亿美元入股Tokopedia,表示对印尼市场的信心。已捷足先登比阿里巴巴更早投资Tokopedia的,原来还有日本软银、红杉资本,以及电讯盈科母公司、由主席李泽楷私人持有的盈科拓展集团(Pacific
Century Group,简称PCG)。科网巨头先后入股Tokopedia,预告了印尼将可能孕育出下一个腾讯和阿里巴巴。
在阿里巴巴宣佈入股Tokopedia翌日,李泽楷向《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确认,PCG早于2016年初投资1亿美元于这家急速冒起的网购平台。「我们不会出售Tokopedia的股份,」李泽楷表示Tokopedia创办人William
Tanuwijaya甚有远见,「他非常用功,谦虚及专注。」
成立于2009年的Tokopedia,现时已是印尼最大规模的电商公司,每月流量超过13亿,销售如衣物鞋履、生活百货、各式食品等,希望帮助小企业和印尼本地品牌利用网络来创办和发展他们的业务,俨然是印尼版的淘宝。原本不愿意向印尼本地财阀招手,一直独立刻苦经营Tokopedia的William
Tanuwijaya,几年前年突然接到软银的来电,邀请他到日本与软银创办人孙正义见面。三天后,William
Tanuwijaya在软银总部,跟孙正义相谈约短短30分钟,便赢得孙正义的青睐,造就了Tokopedia今天成为独角兽公司。在软银入股后,红杉资本、李泽楷的PCG也先后成为Tokopedia的前期股东,香港天使投资者兼Central
Exchange创办人苏智安,亦在2016年跟著这些龙头老大哥进军印尼。
「2016年初,Tokopedia
每月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高达30%,增幅可说是非常惊人,」苏智安说。苏智安热衷在亚洲寻找具有增长潜力的初创企业,在投资Tokopedia前,先后于香港及南韩下注多家电商,其中包括香港网上货运物流平台GoGoVan。
Tokopedia只是印尼市场急速增长,吸引国际投资者抢佔版图的其中一例。「如果你看看现PHOTO:
方保山时的印尼,整个经济及市场情况与10多年前的中国很相似,很多科技初创刚刚冒起。当地大部份人口只使用手机上网,而能在银行成功借贷和申请信用卡的人口比例小,故此在发展电子商户及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方向,会与中国非常相似,」苏智安分析。根据统计公司Worldometers的数据,本地消费佔印尼的GDP高达6成,并估计由2016年至2020年的经济将录得5%的温和增长。
除了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市场,印尼的营商生态亦令初创企业较易于发展。「跟中国比较,印尼的初创市场竞争较少。在中国,如果有一种业务具有潜力,会立即出现很多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令整个市场成为一片红海,」苏智安认为印尼营商环境不及中国激烈,故此一家初创企业一旦成功抢得大部份市场份额,之后几乎不会面对同业的竞争。
随著初创企业在印尼掘起,也开始带旺相关行业,在印尼专为科技初创企业招募贤能的Ekrut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Steve
Suliawan,便从中分一杯羹,「较优秀的人才,开始愿意由大企业或有名的顾问公司走出来,加入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因为这些初创正在急速成长,而且有更多资金流入,」Ekrut现时为Tokopedia
及印尼最大电子旅游平台 Traveloka等招聘人才。
根据跨国广告公关公司We are social
及社交媒体品牌管理公司Hootsuite于今年发表的《2017年全球科技概览》报告,印尼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使用者的数目按年增长高达51%。
然而,印尼的科技初创绝非一帆风顺。印尼新媒体Brilio创办人Joe
Wadakethalakal认为,在印尼寻找大量优势人才并非易事,他分析,「印尼本身并不是一个凝聚顶尖人才的地方,过去多年来这裡的教育制度都较落后,很多天之骄子都选择到新加坡找工作,不愿意留在印尼发展。」
Wadakethalakal毕业于美国加州的Pomona
College,曾于摩根大通担任媒体分析员,其后因家庭原因回流印尼,创立了针对千喜后的网上媒体Brilio,广受年轻人欢迎,每月浏览人次高达2400万,但Wadakethalakal对于迎面而来的各样挑战,仍不敢怠慢。
「当然,中国科技巨头进驻,带动更多资本流入,为本地的创投基金提供一条投资出路(exit
path),对本地的初创一定是一件好事,」Wadakethalakal说。
事实上,除了印尼之外,东南亚其他国家亦已慢慢成为科网巨擘的必争之地。「中国的科网巨头早于大约一年多前已开始进驻东南亚,寻找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现在更加积极,估计未来将会继续在东南亚扩张版图,」苏智安说。
由于东南亚增长强劲,中国两大科网巨企腾讯和阿里巴巴,已将战场由市场日渐成熟的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包括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现时,以印尼为例,大型科技公司的投资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边是以阿里巴巴和日本软银为首的投资者,另一边就是以腾讯、京东,以及新加坡科技发展公司SEA为主,」苏智安说。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东南亚坐拥6亿人口。Google于去年有份撰写的报告指出,东南亚现时有2.6亿网络用户,预计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将会增长至4.8亿,由网络产生的经济效益预计在2025年达到
2000 亿美元。随著近年东南亚的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中国科网巨企于是希望抢先于对手,投资具潜力的初创企业,抢佔东南亚市场。
在进驻一个新兴市场时,科网巨头往往先抢攻两个重要据点,「有位风投朋友说过,每个国家都有King(皇帝)和Queen(皇后)。电子商务是一个市场的King,而电子付款平台就是Queen,」苏智安说。故此,凭著电商平台起家的阿里巴巴,也积极寻找东南亚的电商新星。除了Tokopedia,阿里巴巴早于2015年投资2亿美元到印度电商平台Snapdeal,及后再先后两次共注资20亿美元到新加坡电商平台Lazada,现时Lazada的业务已遍佈东南亚。同时,阿里巴巴亦意欲打造东南亚的「支付宝」,首个选择便是印度的线上支付平台Paytm,而旗下蚂蚁金服则分别注资到泰国支付平台Ascend
Money、菲律宾支付平台Mypt、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M-Daq等。
眼见对手积极扩张版图,腾讯也不敢示弱。作为被誉为新加坡最具潜力科技公司SEA的长期投资者,腾讯积极支持SEA发展电商平台Shopee。与阿里巴巴主要投资于电商及线上支付不同,腾讯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市场近月盛传,腾讯或将注资超过1亿美元到印尼召车平台Go-Jek。
对于印尼及东南亚的发展,苏智安认为,中国两大科技钜头将继续大举进军,该区的初创估值,将于未来一、两年因大量投资而被大幅推升,「1年多后,整个市场可能已经改头换面。」面对如此大量的初创掘起,印尼证券交易所亦因应这股潮流,于今年成立创业孵化器。现时投资东南亚初创的出路(exit
path)仍然有限,但随著投资热潮的推动,未来投资者可能会有更多不同的出路选择,令整个初创市场更加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