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妃香消玉殒后,大众对国家的愤怒成为王室形象发展的转折点
【熊猫时报讯】「人民的王妃」英国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香消玉殒后,大众对国家的愤怒成为王室形象发展的转折点,也迫使其对外沟通进行革命性改造,帮助王室重新擦亮招牌。法新社报道,戴安娜王妃1997年8月31日逝世后,哀悼民众在白金汉宫与附近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门前留下数以千计花束,但却未见王室踪迹,引起民众的不满。
与戴安娜离婚的查理斯王子(Prince Charles)及其母亲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都留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Balmoral),数日不发一语。
英女王记取教训
时任首相贝理雅(Tony Blair)将戴安娜形容为「人民的王妃」(People’s
Princess),但王室对公众的哀伤却报以冷漠,引发民怨。数个世纪以来一向遵循礼节与传统的王室这才了解,他们必须迅速彻底改造形象。
伊利沙伯二世在戴安娜葬礼前一天出面回应说:「对我而言,我相信能从她的一生及外界对她辞世的特别且感人的反应,记取一些教训。」无法对外沟通的新闻办公室因此人事大改组,懒散的员工被精通公共关係的专业人员所取代。
开始听人民心声
外传女王对爱犬及马儿的关心甚过于人民,因此在戴安娜离世后,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替女王创造更有「人味」的形象。因傲慢古板被人们嘲弄的查理斯王子,也在戴安娜死后重塑形象。王室形象修復了多少,在2011年可见一斑,当年戴安娜长子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在全世界同步观看的盛大典礼中迎娶凯特(Kate),英国民众举行街头派对庆祝王室大婚。
伊利沙伯二世2012年伦敦奥运时同意表演一项特技,与男星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饰演的铁金刚(James
Bond)从一架直升机跃入伦敦体育场,展现难得的幽默感,重获人民支持。
公关专家马克·博考斯基(Mark Borkowski)告诉法新社:「他们想成为更亲民、不那么冷漠的家族……而不是那些不懂人民心声的上层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