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胜:亚洲掘起:全球经济新面貌

中國的「一帶一路」國策將成為亞洲發展的重要動力。圖為上海自貿區。(資料圖片)

  2016年环球政治和经济局势波谲云诡,正当出乎意料的「黑天鹅」事件接二连三,另一边厢亚洲的区内贸易及国民消费力却继续增长,为全球经济秩序带来极大变化。

  回顾历史,亚洲一直佔全球GDP最大的比重。昔日西方与其他国家存有巨大经济和技术发展鸿沟的「大分歧」时代(Great
Divergence)仅属例外。自20世纪中期,全球经济发展重心东移,由起初的日本至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到现在的中国、印度、东南亚均经历快速工业化进程。虽然如此,全球经济脉络依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

  由「东方製造、西方销售」建构而成的东西贸易走廊编製现时的全球经济秩序。但随着近年全球化渐受抗衡,全球开始被分割成数个大型贸易区,意味着全球贸易减少的同时,地区贸易则大幅上升。

  假如说20世纪是美国的天下,亚洲必然是21世纪的焦点所在。未来,亚洲区内贸易的继续增长将勾勒出国际经济新秩序,货物将继续由亚洲国家製造,但当中愈来愈大部分亦将于亚洲市场销售。

  亚洲区内贸易将急增

  到了2025年,亚洲料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贸易区,当中大部分增长将由区内贸易带动。目前,亚洲区内贸易额仅略高于跨区贸易额,但预计到了2020年,亚洲区内的贸易额将持续攀升,甚至成为亚洲和全球其馀地区之间的贸易额的两倍。

  现时,亚洲拥有全球最庞大、最活力多变的消费者群。这群消费生力军有些正踏入初次置业的人生阶段、有些开始承担子女学费、有些开始购买个人医疗保险,等等,庞大消费力背后最重要的是,这群消费者并不如西方般热中借贷消费。

  亚洲消费者群将成为全球经济于未来数十年的主要增长引擎。预计到了203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中产人士将居于亚洲,而居于北美或欧洲的中产人士只会佔全球约五分之一,较2010年大幅减少逾半。

(作者为香港资深银行业人士,本文代表个人观点)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