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秋月担任全运会火炬传递仪式。
【熊猫时报讯】据最高检察院内刊《方圆杂志》披露中国体坛各种腐败和「潜规则」,直指从早期的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到「金哨」陆俊的锒铛入狱,再到当下的国家花样游泳领队俞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被提起公诉,中国体坛过去30年虽然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但各类腐败乱象及有关体育「能人」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
报道指出,中国体育界很多金牌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个类似国家花样游泳领队俞丽的人物。他们一方面引领着队员在国内外赛事上取得骄人战绩,为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又在各自的圈子内拥有权威和「话语权」,他们因为缺乏监督而掌握着运动员的「生杀」大权,甚至操纵比赛,将各种腐败行为掩盖在金牌的光环之下。
清华大学体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田思源说,体育行风行纪问题由来已久,且形式多样,诸如近年来的「假球」、「黑哨」、「赌球」、「兴奋剂」、「运动员参赛选拔黑幕」、「选手年龄造假」、「操纵干预比赛」、「明星运动员商业代言纠纷」等事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体育领域违纪违法问题腐蚀一大批官员,还极大地妨碍中国体育改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湖北保送周俊创最差战绩
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潜规则」形成内地体育界腐败。中央巡视组2014年进驻国家体育总局后,诸多体育「潜规则」逐一浮出水面。据分析,内地竞技体育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王牌项目出现「让你上,拿金牌;不让你上,你无名」的诱惑;在水平一般的项目上也因为垄断、不透明的选拔机制存在「不花钱就难入选」的「潜规则」。
报道披露,在俞丽案中被一同带走的有一名国家举重队王牌教练,该教练涉及2012年伦敦奥运女子53公斤级举重比赛丑闻,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湖北选手周俊三次抓举全部失败,创造中国举重队史上最差战绩。虽然国内不乏比周俊优秀的选手,但在地方利益争夺纠葛下,湖北体育局坚持「保送」周俊参赛,事件被视为选拔机制不透明的「恶果」。
业内人士透露,虽然竞技体育以实力为首位,但不少绝对优势的项目派谁去都能拿奖牌的情况下,国家队运动员选拔就成为一个利益攸关的问题,由此更容易引发私下的权钱交易。即便是中国足球这样一个「丢人」项目也是腐败到了「极致」,每一届国家队队员的大名单都充满了是非争议,连中纪委网站都曾刊文批评中国足球的管理乱象。
利用影响力操纵比赛结果
近年一些项目在好成绩「光环」的掩盖下,少数体育官员利用影响力和权力成为重要比赛结果的操纵者。十二届全运会为「照顾」东道主辽宁队的「金牌任务」,国家花游队前「掌门」俞丽收受辽宁游泳中心主任贿赂,导致花游项目出现重大打分纠纷。四川队组合赛后公开哭诉「金牌内定」,直指「赛前就有人放话,辽宁组合一定会得到金牌」。
此外,中国体育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赛事审批的体制障碍,全国大小赛事都需要体育主管部门的审批,总局及各地主管部门在赛事管理上形成庞大「利益链条」,成为部门灰色利益来源。业内人士还指出,一些商业赛事经营也成官员中饱私囊的利器。比如中国足球系列腐败中,足协官员在贊助商洽谈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的「猫腻」一直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