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达沃斯高调宣扬一带一路 北京反应冷淡

  

      【熊猫时报讯】参加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的新加坡代表陈振声,在1月24日表示,新加坡可以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提供法律与金融服务,来为“一带一路”倡议做出贡献。 

  这不是新加坡高层第一次表达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去年9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出访中国,多次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新两国互利互惠的作用,这是新加坡最高领导人三年里第一次访华,足以显示新加坡对参与“一带一路”非常重视。
但是,中国方面对于新加坡方面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积极回应。新华社发表的《达沃斯论坛各国代表热议“一带一路”》报道中,并没有提及陈振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表态。
在去年5月份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中国邀请了多国政要参加此次会议,但作为65个沿线国家之一的新加坡政府首脑李显龙,却不在受邀之列。  

  新加坡示好“一带一路”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新加坡不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被忽略,特别是中国与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建设的港口与铁路,将会使其坐拥马六甲海峡带来的天然优势受损。

    众所周知,新加坡坐拥马六甲海峡的天然优势,每年经过该海峡的邮轮是苏伊士河的3倍,巴拿马河的5倍。中国的远洋油轮,特别是从中东进口石油的船只,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一度使得北京处于被动地位。 

        但是,中国近些年来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改变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中国在马来西亚、缅甸以及泰国等国投资建设铁路与港口,目的就是摆脱马六甲困境。在这种情形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对北京而言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尽管上世纪90年代,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经提出过中国需要学习新加坡,但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地位已经不同于往日。到了2016年,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GDP总量均已经超过新加坡。而印度尼西亚、越南以及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总量,也已经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新加坡,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战略地位将会下降。 

        但对新加坡而言,中国的重要性在日益增加,目前中国已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以及进口来源地,今后新加坡也将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         新加坡在一带一路倡议上的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北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新加坡的优势地位正在失去,“冷淡”姿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多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