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实力聚焦:「锐实力」是中国玩法还是世界玩法?

  【熊猫时报讯】最近有关「锐实力」作为大国角力工具惹起各方关注,其实有关讨论,早在去年11月已在美国权力圈内发酵。

  美国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去年11月底发表文章,指香港前特首董建华于2008年创立的非牟利机构中美交流基金会,透过资助美国智库或与该等智库合作,又或者举行学术及专业交流,带美国传媒人、学者、政治及军事领袖到中国,从而将中国的影响力引入美国。

  报道指,中美交流基金会资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的中国研究部设立教授职责,与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等等美国机构合作。这种说法成为中国「锐实力」的一大证据。不过透过智库渗透宣传的做法,又是否中国独有呢?

  

      美国国会去年底曾以「中国之长臂」为题举行听证。(路透社)

  所谓中国锐实力,最早由非牟利组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NED)提出。

  NED研究及分析部门副主席沃克(Christopher Walker)及研究人员路德维格(Jessica
Ludwig)去年11月,在杂志《外交》(Foreign
Affairs)发表文章,引用前总统克林顿时代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助理部长、国际关系专家约瑟夫奈(Joseph
Nye)关于软实力及硬实力的说法,提出锐实力是锋利、可刺破、渗透、穿越目标国家政治和信息环境的力量,认为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教中文、教书法,看似是无害的,但活动明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