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记者眼中的两会:指定提问和白眼女谈两会特殊现象

  【熊猫时报讯】一场央视现场直播的北京两会提问画面,引发大陆网友疯狂KUSO,白眼女记者使两会的「主旋律」(修宪与机构改革)失焦。

       女记者的大白眼抢尽「两会」锋头

  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每年将中共高官和各省领导齐聚一堂,是难得的政治热季,往往吸引几千位记者采访。记者常常要天未亮就在天安门广场排队、接受无数次地安检、只能在封锁线内等待采访、电讯时有时无,这些都是「基本备配」。网上递送采访邀约单,全数被打枪退回,也是年复一年重复发生。

  这当然是中共官员政治秀的重要时刻。为了让更多部长有更多展现「风采」的机会,官方似乎贴心地安排了「部长通道」发声,然而每位部长数分钟的发言内容,都是事先精心挑选的题目。日前红衣女记者遭白眼,这与秀自己、采访不聚焦、擅自衍伸延长有关,在长达四十五秒的提问,她标准的广播腔,恐怕只会让人记得她不断点头和上抬的下巴。

  由主持人事先安排好的提问方式,也让现场苦等数小时的记者,只能默默接受,并报导被安排好的问答内容。

  两会也是展现媒体设备和记者「魅力」的现场。去年两会光明网派出「钢铁侠」用十二个直播机器为十六个平台提供全景和VR直播,今年则有女记者戴着谷歌眼镜在现场转播。当然,还有开幕、大会都会出现数以百计着红衣套装女记者,期待自己就是大陆媒体热烈报导的两会现象。

  还有一种记者,每次部长记者会,都提早到会场,顶着浓妆鲜艳套装,挤占第一排座位。她们从不发问,也不举手,只在位子上静静地向部长微笑。应该说是对镜头微笑,她们知道,央视直播的镜头一定会扫到。

  前年一名澳洲新快报记者过分夸张的提问表现,被民众记住并引发业界争议。他先要求和一位接近主席台的记者共坐一把椅子被拒后,说「得不到提问的机会,老板就不发我薪水!你们还太嫩,怎么能这样对待前辈?」后来继续大声喊前人大发言人傅莹的名字,获得提问机会后,却先来一段冗长开场白,并且指挥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他,最后几秒才提出问题。让现场记者见识到「强迫中奖」的威力。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西方媒体」。三年前,一名金发碧眼的澳洲「凯歌广播电台」记者,三度获得部长记者会提问权,令人侧目。但澳洲媒体却没人听过这家电台的名字,原来它是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买下的澳媒。今年则有「中阿卫视」、「迪拜卫视」。假外媒、自己人,受到格外青睐,也受到争议。

  今年两会会期已经过半,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台湾记者获得部长记者会的提问权,这或许和并不热络的两岸关系有关。但往年需要大喊「请给台湾记者一个提问机会」的现象说明,在两会获得提问,需要做很多幕后的「准备工作」和经历不少的「内心戏」,有人「翻个白眼」,并未解决记者采访的问题。(世界日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