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川普单挑中国将是一场没有赢面的贸易战

  

      【熊猫时报讯】由于美国总统川普即将对中国实施广泛的关税及投资限制,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战已成箭在弦上之势。表面上看,美国似乎拥有战胜所需的筹码;由于美中贸易呈现巨额逆差,因此一但开打中国将损失惨重。

  然而川普这套逻辑却有重大瑕疵。美国在当前全球经济的份量究竟有多重?川普的看法显然过时且膨风。他不但过度高估了美国的经济力量,也严重高估了他能逼迫中国就范的机率。

  美国经济规模诚然仍是全球第一;以2016年(最新)的数据为基准,中国经济只有美国的60%;美国也是国际贸易的要角,2016年是全球最大进口国及第二大出口国。美国身为中国的头号客户,对中国的贸易与就业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然而在此同时,美国经济影响力已今非昔比。日本、印度经济的崛起,已经削弱美国经济的相对地位。1960年代美国国内生产毛额(GDP)占全球的40%,到2016年时已经降到仅25%左右。新兴经济体财富持续增加,已经创造了许多新出口市场及投资机会,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持续扩大。2016年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亚洲对外贸易的57%,区内投资也占亚洲外人直接投资(FDI)总额的55%。

  因此如果中国要找其他客户来代替美国,选项已经比过去更宽。中国数据显示,中国对欧洲出口额与对美出口额几乎相当,而对亚洲的出口总额则是对美的两倍。尽管2000-15年间中国对美出口额增加近8倍,但对印度及越南的出口额分别增加37倍及43倍。

  再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成长也更加重要。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及智慧手机市场,中国中产阶级也大买美国住宅,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采购团,贸易对中国的重要性也是今非昔比。2006年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达37%,2016年已降到不足20%。

  以上数据显示两项事实:第一,美国仍能够令中国经济受创;第二,美国已无法独力打赢这场贸易战。川普如果能与中国的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协力,才有更大的胜算。例如日本、南韩及德国,都是中国前10大出口市场;如果这些国家都能与川普采取类似的行动来对付中国,将能对中国领导人造成重大的压力。

  美国至少有部分盟国愿意加入,尤其是对一些能够相互合作且目标良好的行动,例如欧盟及其他国家都倾向限制中国投资。就在去年12月,美国已保证将与欧盟及日本一齐对抗中国钢铁等产业的过剩的产能,及中国强迫外资企业移转技术等。如果没有集体性策略,中国可以设法使美国与盟国自相残杀,而美国在欧洲及亚洲的伙伴也能在中美贸易战中坐收渔利。美国的「单干」作法可能使美国自陷孤立,让其他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及投资,而美国的农民、企业及劳工却独自承担中国的报复。

  华府必须对此有所忧虑。川普在政治上比习近平脆弱得多,企业界及经济学者已经要求他改变作法;且随着11月国会选举逐渐接近,川普的压力将愈来愈重。反观习近平,民众任何不满只能关起门来发发牢骚;而且他既掌控媒体,又不用担心选举。中国政府还能动用庞大的财务资源来使工厂维持开工,劳工照样上班,而美国企业却不大可能得到政府的金援。

  不幸的是,川普在这场即将与中国展开的对抗中,似乎没有与外界合作的计画。更糟的是他的钢铝关税及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贸易政策,已经使美国与盟国渐行渐远。在阿根廷举行的G20会议上,德国总理梅克尔同意习近平的主张,透过G20机制来因应全球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是要让川普难看。如果川普试图在贸易上单挑中国,很快便会发现这将是一场没有赢面的战争。(经济日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