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征巨额关税,贸易战一触即发。图为北京一家美国进口服饰店前长椅上的美国国旗装饰。(美联社)
【熊猫时报讯】美国将对中国开出高达600亿美元的课税清单,中美贸易战开打,到底谁占上风?彭博新闻分析,美中贸易战乍看是中国「用小刀迎战手枪」,但中国其实是在保留弹药,以备长期抗战;纽约时报一篇分析文章更指出,川普所发起的这场贸易战的胜利者,将会是中国。
彭博认为,别认为中国在示弱,中国现在只对美国农产品及原料业采取一些小意思的报复,而这些产业基本上都支持川普的贸易政策;这显示中国在向川普鸣枪示警,尚未真正发动攻势。
也有美国专家认为,川普此举将是「雷声大雨点小」,意在争取谈判筹码,美中贸易争端将点到为止、不致显著提高。
美中两国的最新关税措施差异甚大,但影响也显而易见。中国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开征关税,金额仅占美国对中国出口额的2%;美国针对约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税,占中国对美出口额的10%。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居于相对优势,因为中国输美产品主要以消费品为主,手机、成衣、电脑、玩具等占美国进口该类产品的大宗;因此,对中国产品加征税,最后将加重美国消费者生活成本,而美国相关的业者生产线早已大量萎缩,很难供应美国消费者大量所需。
反观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项目是中间产品与零件和黄豆、飞机、汽车、积体电路及塑胶品等。若中国对这些产品课征报复关税,新增成本经过转嫁及吸收,对消费者荷包影响相对较小。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Paul
Krugman)指出,川普在宣布对钢铝征收关税后宣称,「贸易战是好事,很容易赢。」实际上,贸易战几乎没有是好事的时候,而且根本不容易赢。
克鲁曼表示,川普的贸易政策,很快会因「无知」换来教训,因为贸易战是有害的,几乎所有人都会蒙受经济损失;如果有人「赢了」的话,将是那些因为美国挥霍自己的声誉、从而获得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国家,这场贸易战的胜利者将是中国。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指出,美中贸易争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点到为止,中国未来几个月可能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开放医疗、教育及金融等服务业,回应美国要求。(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