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放手一搏美中关系更动荡

  

面对游行示威,川普照常打高尔夫

     【熊猫时报讯】过去两周,川普总统更换了三位外交和国安高层官员,包括国务卿由提勒森换为庞培欧、国家安全顾问由麦马斯特变为波顿,以及首席经济顾问由柯恩变为柯德洛。川普为什么一下子连换三人?显示他要作出改变,这种改变对美国对外政策造成巨大影响,未来动向和影响值得留意观察。

  川普为什么对总统行使职权方式作出改变?过去一年,从来没有政府任职经验的川普,显然被内政、外交的繁重工作淹没,减税案算是他执政第一年唯一的重大成就,其余各政策领域都遇上困难。所以川普希望第二年有所改变;加上11月期中选举到来,共和党过去数月在三个州的国会众议员补选连三败,苗头不对,使川普下定决心改变。

  他调整外交、国安高层阵容,显示他信心增强,不愿再受既有体制和运作模式束缚,要从「被淹没」中走出来,并以竞选时的承诺作为政策,放手一搏。传闻川普可能再炒掉白宫幕僚长凯利,然后让幕僚长出缺,自己担任幕僚长的角色,都有类似用意。

  过去一年,川普幕僚和官员对他的束缚,可能让川普最不满意。内政、外交各有传统,加上幕僚官员各有专业和职责,向川普提供政策建言或规劝。例如,劝他避免攻击特别检察官穆勒、不要就一些诉讼乱发批评推文、不要用全面性关税报复外国、不要与金正恩面对面谈判。新闻网站Politico引前白宫助理苏拉宾(Andy
Surabian)的话说,「川普厌倦了身边反对他的人」,这是川普走马换将的基本原因。

  川普换掉他讨厌的幕僚,不再听规劝,今后凭什么制定政策?最可能是凭直觉,而他的直觉主要来自竞选时的承诺,和对铁杆选民的民意掌握。过去一年,外界都知道,川普对政策没兴趣,也没有耐心听取政策分析,听幕僚「简报」,他的耐性最多维持三至五分钟。他的直觉譬如反移民、反富人税和反贸易逆差,竞选时就已确定。

  川普更换外交和国安高层,对美中关系的影响已显现。第一,美中贸易战:川普宣布钢铝课后高关税,先是对所有国家都适用,但之后豁免加拿大、墨西哥,欧盟也可能豁免,现已变成针对中国;另一关税报复措施更直接针对中国科技产品,总值高达600亿元。两波报复显然矛头都直接指向中国,就是兑现竞选时的承诺。

  北京对川普的举措已作出反击,宣布向美国128种、约30亿美元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如果川普将600亿元产品的关税付诸实行,中国还有第二波针锋相对的报复措施,包括农产品,即针对川普的铁票区而来。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的贸易战将愈演愈烈,可能扩大为全面性贸易战。

  第二,台湾问题:川普16日签署「台湾旅行法」,出乎许多人意料,这是川普刺激中国的外交大动作。签署台旅法是硬踩北京底线,挑起美中关系冲突可能比贸易报复更严重,因为明显要踩北京的「一中政策」红线。习近平20日在人大闭幕式讲话,显然已将台湾旅行法升级到分裂国家的高度,并抛出重话说,必予以惩罚。只是针对美国或台湾,还待观察。

  习近平人大讲话后两天,亦即川普签署录忘录向中国科技产品课税的同一天,北京立即反击,公布向美国128种产品征收关税,报复行动来得快,且产品名单早已拟定好,显然事先早有准备,反映北京对川普签署台湾旅行法的愤怒。

  第三,军事行动:在国安顾问和国务卿未换人前,北韩和中国似都认定,美国不会发动军事攻击;川普也不会在南海有新的军事行动。现在国安顾问换上主张向中国强硬的「鹰派」波顿;国务卿也换上川普忠实支持者庞培欧,川普、金正恩峰会已有变数;军事行动不能排除。美军「马斯廷号」驱逐舰23日闯入南海美济礁12浬海域,或预示美国动向在转变,川普压制中国的「直觉」如不受波顿、庞培欧抑制,反而得到鼓励,局势将更危险。

  总括而言,执政第二年的川普,对外政策显然转向强硬,不再受幕僚束缚,以竞选时的承诺作为政策;但川普的直觉可能犯错,例如贸易战,对美国经济有多大程度的破坏,专家预测美国这一仗可能败北,美国人将因贸易战面对消费物价上涨的代价。川普放手一搏,要控制一切,表现自尊自大,却可能将自己前途和美国利益,都置于危险境地。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