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反转」全球 环球金融市场等受靶?

  

      【熊猫时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搞风搞雨,大玩「估我唔到」游戏,令港股极度波动,但仍是高位整固。不过,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特朗普的性格恐「玩残美国」,令环球金融市场当灾。点解?听听「股神」及耶伦怎讲就知!

  【股市真变熊?股神预言特朗普会令美国「破产」?】

  说到股市及楼市,一定要提特朗普,他的一举一动「反转」全球!原来20多年前,「股神」巴菲特已预言特朗普会令美国「破产」?

  话说1991年某天,他向学生介绍举债和利用杠杆的危害时,曾以特朗普作「反面教材」,当年特朗普旗下有业务申请破产。前对冲基金经理Whitney
Tilson表示,巴菲特当时是这样说:「特朗普错在哪里?他最大的问题是从未试过正确。他在地产方面基本上都出了高价,但能找到人借钱,是他本事,他在借钱方面真是有一手。」

  巴菲特续说:「我看到过更多的人因为酗酒和用杠杆而破产。所谓杠杆就是使用借来的钱。特朗普破产就是因为杠杆。他借到得意忘形,却没有仔细想过能还多少…应该多学习如何在不使用过多债务杠杆的前提下取得成功。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借过很多的钱,我也不赞成大量借贷,只要你够聪明,就能在不借钱的情况下也能赚到很多钱。」

  诚然,巴菲特至今仍没有改变!他在2017年给股东的信中仍呼吁,「不要借钱买股!」

  【股市真变熊?耶伦都话特朗普搞乱档】

  若如巴菲特所言,特朗普会否令美国破产?事实上,本周包括联储局前主席耶伦及一众前高官也撰文批评,特朗普政府去年12月落实的进取税改方案,是令到财赤恶化的最核心原因,倘有不慎,就导致美国堕入债务深渊。

  他们警告,美国国会落实税改的时间是「错误」!文章指出:「政府应该是集中在长远的财政状况,目标应该是令到债务处于下跌轨道,以作为经济的一部分。要实现债务回落,就必须要在经济强劲的时候,透过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例如现时就是时候!减少巨大的财赤目的是要在经济处于衰退的时候,透过刺激政策去重拾需求及避免更大的危机。故此,去年的税改及刺激就业行动是逆经济思维而行。」

  报告又指出:「到最后,美国政府持续增加的债务及赤字将导致利率上扬,一部分的税收将需要用来抵销债务增加,这将会增加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和应对经济衰退和紧急情况的费用。」

  除了耶伦,报告的作者包括多位白宫前首席经济顾问(即美国总统的最高经济专家),例如Martin Neil Baily、Jason Furman、Alan
B. Krueger,以及Laura D’Andrea Tyson 。

  【股市真变熊?美空袭叙利亚股市会点?】

  美国终出手空袭叙利亚,股市将极大机会短期受压。不过,投资者冇得预先「避难」!一来特朗普下令后股市已走避不及;二来市场上已有不少程式预设,下令空袭后立即沽货,作为普通散户,更没有方法「避难」。

  根据研究机构Ned Davis
Research统计的数据,特朗普宣布空袭叙利亚,将是捞底机会,因往绩显示,股市6个月后会录得「正回报」。(本文附图)

  数据指出,在研究了过往51次地缘政治危机后,发现道指平均在发生争端后1个月会跌3.2%,但6个月后就收复失地,12个月亦继续上扬。例如2001年9月11日发生著名的「九一一事件」,道指在之后的5个交易日累挫17.5%,但不足2个月就收复失地,并高于9月10日的收市位。

  【股市真变熊?金价有异象!】

  正当投资者担心股市会否已转熊之际,金融市场再有异象,或预示「股楼皆癫」恐在今季起随时完结!原因是现货金价与美国10年期债息连续3季「一同向上」。美银美林曾警告,这恐是金融市场大跌警号。

  究竟为何金价不能与美债息一同持续上扬?简单来说,金价与债息应是长时间走势「相反」,因债息整体反映央行加息去向,而金价则反映通胀预期。再简单来说,只要利率愈高,投资者就有更多产品选择,例如可将资金放在银行收息,也不会买金,导致金价偏弱。

  因此,只要市场预期利率持续上扬,金价就趋向下跌,与利率去向呈现正关系的债息则会上扬。换言之,金价与利率理论上是「负关系」。回顾历史,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以及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即计及通胀的利率)见底后都出现上升趋势,金价就长期下跌,反之亦然。

  现时的异象是:实际利率在过去1年上升,但金价竟然企稳甚至微升,「一同上升」是不寻常。上次出现金价与债息「一同上升」是2005至2006年,事后证明美国利率见顶。(本文附图)

  如果异象继续有效,即表示市场已认定美国加息周期近见顶,2020年实际利率更有大幅下降的风险。不过,投资者要注意,不能再加息不等于股、楼会继续上扬,这反而预示经济将出现意想不到的危机,令联储局不得不放弃加息。

  【股市真变熊?睇实金价能否企稳「1365」】

  那么,金价要到了什么水平才值得担忧?于2017年10月公开唱淡电动车龙头特斯拉(Tesla)的Piper Jaffray首席技术分析员Craig
Johnson警告,一旦金价升穿每安士1,365美元,将是新升浪的开始,对股市十分不利。金价本周三(4月11日)曾高见1,365美元,但未企稳,现徘徊每安士1,335美元左右。

  传统上,由于黄金具有避险功用,每当金融市场陷入恐慌时都会上扬,故走势通常与股市相反。更甚的是,一旦金价确认升势,恐预示经济及股市前景转差。

  Johnson表示,投资者一定要看紧「金价1,365美元」,在技术上是重大突破信号,一旦收市价企稳该水平(4月11日不算),就是2016年8月以来首次,反映金价展开新一轮升浪。

  【股市真变熊?逾百年历史「道氏理论」发警号】

  除了金价,「道氏理论」本周亦发出了「熊市沽货」警号,就是道琼斯运输指数2月9日的防线「10,136点」已于周一(4月9日)失陷,当日收报10,119点!

  「道氏理论」有逾百年历史,是根据道琼斯运输指数与道琼斯工业指数(道指)的互动所得出,通常运输指数会较工业指数具前瞻性。根据该理论,道指防线是「23,860点」,这是2月8日的收市低位,但早于3月23日失守,当日道指收报23,533点。由于道指及运输指数双双确认收市失守2月低位,形成了一浪低于一浪的形态,为不利信号。

  回顾历史,「道氏理论」不是100%准确,不少市场人士质疑该理论是否仍合时宜,但在2007年11月21日及1999年9月时,道琼斯运输指数亦是率先下跌,随后道指陷入大熊市,投资者可作为参考。

  【股市真变熊?「50美仙」话数月内有戏睇】

  讲起2月冧市,美国股市于2月初突然大冧,并创下6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市,令专门赌冧市的「50美仙」一下子翻身,由累输2亿美元变倒赚近2亿美元!现时他警告「金融地震」恐数月内发生!

  《东网》早于2017年5月时报道,市场出现极怪异行为,就是有人狂赌俗称「恐慌指数」的VIX指数认购期权,而且愈输愈买。由于此人每天固定以50美仙的价码,购入5万手VIX认购期权(call
options),故被市场人士戏称为「50美仙」。(注:由于VIX指数80%时间与美国标指走势相反,可简单理解为赌股市大跌。)

  由于美股在2017年至今年1月一直反覆上升,令「50美仙」赌冧市的美梦不断落空,累计亏损超过2亿美元。直至2月初美股爆股灾,「50美仙」一铺翻生,而且倒赚接近2亿美元!

  至于「50美仙」是谁?去年8月有媒体首次追踪到真正身份,就是总部位于伦敦,资产规模2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Ruffer
LLP,其创办人是Jonathan Ruffer。

  Ruffer现时警告,估计金融市场很快就会发生重大事件,「我们有信心『地震』将会发生,而且更有信心数月内上演,而不是数年内!一旦『地震』来临,金融市场波动将是一个关键问题。」

  Ruffer解释,一般基金经理是根据市场波动程度而作出增持或减持股票的决定,当市场波动性较低,就会持续买货,直至今年2月,股市极度波动,令大户改变了策略,将部分资金转至债市,是典型的避险手法。不过,Ruffer提醒,2月6日的大冧市反映的是「利率上扬」,是「危险正在来临」!

  【股市真变熊?大行心灰冇贸战都难爆升】

  金融市场会否于数月内「出事」要拭目以待,股市本周则企稳,主因是中美贸易战忧虑获得纾缓,但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美股策略主管Lori
Calvasina透露,就算没有贸战,她的团队对美股热情也正在消退,并将标指今年底目标从3,000点下调至2,890点。

  她解释,有3个原因心灰:第一,刺激股市上涨的动力愈来愈少;第二,估值收缩(Multiple
Contraction)会于今年内开始;第三,根据该行估值模型,未来12个月股市仅会录得轻微升幅。

  有关第一点:该行追踪的6个关键因素显示,现时仅有两个处于正面,分别是企业盈利趋势;企业并购及股份回购。因此,股市再爆升的空间实在有限。

  第二点的估值收缩主要是由于利率上扬,将导致股市市盈率下降,Calvasina预测,从过去3次联储局紧缩周期的经验可见,估值收缩可达1/3,这或许在2018年发生。

  最后,该行估值模型显示,预期标指在未来12个月仅会录得低或中单位数回报。

  【股市真变熊?佢话仍有「终极一升」】

  当然,市场不是一面倒睇淡!擅长以史为鉴的美国著名投资通讯及专栏作家Mark Hulbert表示,近期与专门发掘「市场转捩点」的投资咨询公司Market
Extremes主席Hayes Martin交谈,预言「股市终极爆升随时来临!」

  Hulbert表示,Hayes
Martin近年对股市的高低点预测甚准。据了解,Martin聘请了几位统计学分析员,专门研究怎样突破在较少样本下作出较准确的预测,

  目前Martin相信,股市已见底,主因是市场人士分歧和投资者极端悲观情绪罕见地一同出现!根据往绩,只要「市场人士分歧」和「投资者极端悲观情绪」任何一方出现,就可以确认股市会反弹,现时「一同出现」(他称为「双重差距」)反映接下来股市将「升到你唔信」!

  他提到,市场人士忽略了一个重大利好信号,就是量度纽交所上升与下跌股份数目差距的累积升跌线(cumulative advance-decline
line)没有再创新低,即代表在跌市下,上升股份多于下跌股份,或股份下跌的幅度未如想像般大。换句话说,其实3月底至4月初的所谓「跌市」,向下动力并不强。

  若以史为鉴,Martin表示,不计今次,自1920年以来,历史上出现类似的「双重差距」总共有9次,股市全部均在3至6个月后表现更好!(本文附图)

  Martin又透露,要知道「投资者极端悲观情绪」不是靠感觉。他主要观察反向ETF(即赌跌市的相关交易所买卖基金)的成交量。根据观察,2月及3月大冧市是史上最悲观情绪,有理由相信股市短期已见底,到2018年较后期才真正见顶。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