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蔡英文从民意高峰直坠,说穿了就是施政的政治算计远超民意需求,以政策为政治斗争工具,使社会崩解。五月二十日是蔡英文就职“台湾总统”二周年的纪念日,回顾蔡英文这两年,从民进党得票最高的“总统”及完全执政的民进党,沿路下滑到现在只有三成二左右的支持度,甚至部分民调还显示已经快跌破二成,无论如何,这两年总结小英应该是执政失败的下场。
首先,蔡在经济上无法让台湾脱离「闷经济」,尤其在两岸政策上全面溃败,民进党鼓吹的「南向政策」又无法填补大陆政策上的实质损失,让原本的「闷经济」进一步恶化成无感经济,引发年轻世代、劳工阶层及中产阶级的不满。
在经济低迷笼罩下,蔡英文这两年内却高举「婚姻平权」、「劳工人权」、「转型正义」、「原民正义」等社会公义的大旗,并执行军公教退休年金的修改,这两年蔡英文点燃了性别、阶级、民族、政党、省籍的烽火,几乎把过去陈水扁时代的「烽火外交」搬到岛内成为「烽火内政」。
战线绵密遍地烽火,民进党提出的论述也五花八门,但就是看不到执行政策的完备性和公平性,反而看到蔡英文和民进党改革大旗下遮盖住的针对性和政治斗争动机。
以目前推动最为确实的「军公教年金改革」及「转型正义」,背后都锁定蓝营的票仓和资源;军公教退休年金的所得替代率是否太高,固然值得检讨,可是,民进党以几近羞辱凌迟的方式对待这群退休老人,最主要原因还是军公教是支持蓝营的最大票仓,民进党下手是毫无悬念及犹疑的,打击这群深蓝选民,在民进党的立场上是绝对的政治正确,立院从民进党执政以来几成蓝绿街头斗争的战场,根本上就是蔡英文的施政太具针对性和攻击性。
婚姻平权议题的落实力度就有天壤之别,民进党内部始终无法达成共识,蔡主张应该进一步落实性别修法,但民进党内的独派和基督教长老教会却极力反对婚姻平权,在民意上,绿营是有重大分歧,在政治盘算上,民进党认为推动婚姻平权是得不偿失,去年释宪后迄今已经一年,民进党仍然停在原地踏步阶段,今年甚至还可能遭公投推翻这个议题。
两年来蔡英文为何从民意高峰直坠而下,说穿了就是施政的政治算计远超过民意的需求,把政策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使得社会崩解,蔡“总统”不是社会团结的象征,反而成为台湾分裂的始作俑者。(笔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