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22至23日在北京召开,针对如何把握国际情势的方法,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且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
新华社报导,习近平在会议表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具备很多国际有利条件。
他强调说,从中共19大到20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对于如何把握与理解国际形势的方法,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正确历史观」就是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
「正确大局观」就是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
「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里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中国对外方针政策。
此外,还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中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
在外事工作的辩证关系重点上,习近平指出,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
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习近平还强调,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落实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驻外机构党的建设,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驻外机构管理体制。
报导称,会议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会议。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22至23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主要有「10个方面」,且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总结讲话称,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
新华社报导,习近平指出,中国对外工作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战略自信和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战略谋划和全球布局,坚持捍卫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坚持合作共赢和义利相兼,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习近平表示,中共18大以来,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可概括主要以下有10个方面: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用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习近平强调,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步调统一。
报导称,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广东省、驻美国使馆负责同志作大会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