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闪贸易战转攻东南亚

  

      【熊猫时报讯】中国钢铁业者正大举在东南亚投资设厂,以争取这块快速成长但供给不足的新市场,并规避美国的关税。根据计算,中国业者过去四年已在印尼及马来西亚投资兴建年产能达3,200万公吨的新厂,规模超过2016年东协十国钢铁总消费量的40%。

  金融时报报导,东南亚由于所得快速提高,使汽车制造及营建业等钢铁密集产业繁荣,印尼及大马每年逾半数的钢铁消费量都靠进口。标普全球普氏专家指出,尽管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许多东南亚国家仍希望钢铁能够自给自足。

  中国业者转往海外,将强化中国钢厂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钢铁产国,但由于产能过剩,2016年来已削减1.5亿公吨的钢铁产能,因此业者纷纷赴海外寻找更佳的商机。中国业者进军东南亚,除了试图在海外重建新产能,也打算在东南亚市场直接生产兼销售,并规避美国的关税。中国钢铁与工程承包业者能从国有银行取得低息资金,因此有能力竞标东南亚的钢厂计划,并购买既有钢厂的股权。

  中国业者还投资钢铁相关产业,例如铁矿砂,及生产不锈钢用的镍矿。例如青山集团投资扩建印尼低品级炼镍厂,年产能150公吨,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3.84亿美元贷款。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与中冶海外(营建)公司不仅在马来西亚投资30亿美元兴建新钢厂,并新建炼焦及水泥厂。

  钢铁近两年来一直是全球贸易争端的核心之一,美国与欧盟等经济体都认为,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并把钢铁以低价销售至全世界,促使美国欧盟先前达成共识,要处理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美国甚至对进口自多数国家的钢铁课征国安关税,但招致欧盟等地的报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