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庆洪:中国新投资 风浪下煞停

  

      美国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的第一枪,响遍了全世界,美国总统特朗普打锣打鼓搞大龙凤,相信短期内都不会偃旗息鼓,投资者要准备做中长期的抗争。中港股市连连下跌,其中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经已连跌4周,累积下挫8.54%和12.68%。反观美股自今年3月起升浪是一浪高于一浪,究竟所谓何事?难道贸易战不是双输的吗?

  如果单从特朗普的指控,即“中国侵犯了知识产权,所以要实施超级可观的罚款来报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原因去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对华长期出现贸易赤字,其实也是打贸易战的借口。整件事的触发点不是贸易或经济,而是国际间的政治角力,要将中国崛起的势头打下来。

  中国经济由过往廉价劳工、世界工厂的模式走到现在,靠便宜货品再难走下去,越南、孟加拉等的生产成本一定更便宜。中国经济要从以往的以量取胜,改为要提高质素,来覆盖上升的成本,转变过程中必须要提升技术,是故中国政府才会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

  过往中国生产怎样价廉物美,都弊在没有自己的著名品牌,难以跟美国、德国、日本的货品看齐。美国就是看准中国的2025计划,所以借着掌握了众多科学技术的版权来捏住你喉咙,令你透不过气。

  暂时美方对华总值五百亿美元的产品征税,相信对中国一年十多万亿美元生产总值(GDP)的负面影响不大。最大问题是各企业、个人的各项新投资都会在目前风高浪急的情况下暂停下来先观望,而这个影响相信在六至九个月渐渐在经济上浮现。

  反映在股市上,小投资者可以怎样自保呢?当然笔者不完全反对“现金为王”(Cash is
king)的主张,但若然要入市,其实有一些契机。暂时美股都没有大跌,可是一旦美股插得深,特朗普的嚣张行为必定有所收敛,可造就股市入市之机。

  另外,虽然美国也有向欧盟征收关税,但欧盟却不与中国联手抗议,或多或少显示了中国与与西方国家难以互相信任。未来中国无论发展人工智能(AI)或其他高科技,都会独力进行,晶片的发展更加不可或缺。在中国政策倾斜的扶持下,对晶片股中长线有利,投资者不妨分阶段趁低吸纳。

  (作者为香港腾祺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董事)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