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蕭析 王岐山会芝加哥市长「救火队长」现身释放五重信息

  【熊猫时报讯】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 11日会见美国芝加哥市长并谈及中美关系,或让陷于僵局的中美贸易战有了转圜余地。

  美国芝加哥市市长伊曼纽尔。美联社

  新华社报导,「国家副主席王岐山11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美国芝加哥市市长伊曼纽尔,双方就中美关系和两国地方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蕭十一狼析评:

  官媒低调处理王岐山会见新闻,仅发文字稿,没有配发照片,仅仅以57个字交待两人在在中南海紫光阁,就中美关系和两国地方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但并没有发出两人会见的照片。虽然短短50多个字,却透露「救火队长」王岐山出场救援的重要信息。

  中美贸易纷扰持续多日,贸易战已出现升级趋势,然而王岐山一直神隐,外媒一度猜测高层不愿让王岐山参与中美贸易谈判。这次现身打破西方流言。

  王岐山在政坛有「救火队长」之称,善于解决复杂问题,他在担任主管经贸的副总理任内,熟悉对美工作,多次主持「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承担北京跟华盛顿谈判要角。赢得美方政经界的好感。王岐山还曾获得美国前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的盛赞。今年3月,王岐山曾与美国驻华大使及特朗普前顾问班农非官式会晤。

  王岐山出面会见芝加哥市长一行,是他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首次现身与美方官员见面。深得大家信任倚重的王岐山终于露面,有望为进行新一轮中美高层对话创造机会,化解中美贸易战为双方带来的重伤。这次新闻,透露出以下信息:

  一是为王岐山出面协调中美贸易战做一个铺垫,后续的高层谈判很有可能直接参与。可以说,王岐山现身,或是给美国最后一个谈判机会,美方再无信用出尔反尔的话,未来谈判之门将长期关上。

  可以说,此次美国芝加哥市长访华获中国高规格礼遇,不仅获王岐山以中国国家副主席身份会晤,更接受中国官媒新华社专访;中方向其释出善意的意图,非常明显。

  二是会见有经济合作项目的美国地方市长,给中美关系定调,提醒美方,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合作是最理性的选择。

  三是加强与美国地区合作,既可影响社会民意,也可壮实地方利益,或可令地方向白宫施压,制衡白宫的鹰派所为。这是中国除了征收关税反击外的另一种新尝试。

  四是王岐山在外交上一直在幕后保持低调,但各种迹象显示透露在经济外交中,王岐山的角色及其地位重要性。

  五值得指出的是,现年59岁的伊曼纽尔是出生在芝加哥的犹太人,曾任美国众议院议员,奥巴马上任后成为白宫幕僚长。
2010年,伊曼纽尔因参选芝加哥市长而辞去白宫幕僚长职务,2011年2月当选第55任芝加哥市长,是首位芝加哥的犹太裔市长,2015年连任。
现在王岐山与之会面,也有向美国政坛的亲犹力量发出善意的信号。

  另据新华社报导,「中国城市与美国芝加哥市投资合作论坛」​​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论坛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芝加哥市代表团的访问表明美国地方政府和业界对两国经贸合作前景抱有信心,发出了支持自由贸易、支持双边经贸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积极信号。

  资料显示,中国中车的美国公司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CSR Sifang
America),两年前取得芝加哥地铁采购合同,承诺在芝加哥市东南部建厂组装800多辆下一代地铁车厢,第一批的400辆预计于明年投产。一些车厢零部件会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制造。

  伊曼纽尔在访北京前夕曾表示,他这次中国之行,就是要确保工厂不会成为中美贸易冲突的受害者。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