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来陆续推出多项支持成长政策,是要蓄积经济动能,准备打一场「深挖洞、广积粮、抗川普」的持久战。。路透
【熊猫时报讯】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计划投入更多资金到基础建设项目,并放宽对地方政府的借款限制,以帮助减轻美中贸易战对经济的冲击。据分析,中国近来陆续推出多项支持成长政策,是要蓄积经济动能,准备打一场「深挖洞、广积粮、抗川普」的持久战。
路透报导,中国这次基建支出规模将取决于贸易战的演变情况,目前扩大财政支出的空间也很充裕,「可能加快财政支出,且加速投资一些在建项目,这将对经济带来支撑」,当局也可加快对停车场和养老院等急需城市设施的支出,不必选择大型项目。
彭博资讯分析,美国总统川普不断升高贸易战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显然就在准备长期抗战。
现已出台的减税及微调货币政策可能只是开始,只要有需要,习近平有的是备用弹药,但推出新一轮强力财政刺激政策也可能加剧债务风险,因此当局显得相当谨慎。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还有很大的调降存款准备率空间,且2015年来一直未降低利率。当局还能够放松财政政策,或进一步降低银行业资本规定。
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主任范力民表示,中国正转向预防性的政策行动,以缓和贸易紧张升高对经济的冲击。放眼全世界,中国经济最有能力抵消贸易紧张造成的拖累,因为规模够大,相对封闭,且拥有多种政策弹药,来防卫经济可能受到的打击。
如果真有需要,中国最终还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让人民币贬值以提升出口竞争力,甚至抛售美国公债。但这些都不太可能是短期内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