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蔡英文20日晚间刚刚从美国侯斯顿返回台湾,21日即传出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随即和中国建交的消息。这已经是今年年内第三个、亦是蔡英文上台以来第五个和台湾地区断交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台湾伪外长吴钊燮对此表示:「很遗憾在蔡英文出访回来第一天就要宣布这个消息」。实际上,吴钊燮7月中才到萨尔瓦多访问,并与萨尔瓦多总统会谈,当时萨尔瓦多曾强调对邦谊的「坚定支持」。
然而时隔一月,萨尔瓦多即转向大陆。虽然台湾方面对萨尔瓦多此举表示「遗憾」,并且指责中国「蛮横的作为,对于两岸关系绝对是负面的影响,也不是一个负责任国家该有的举动」,但终究难掩其无力保住邦交国的事实。
蔡英文此前展开「同庆之旅」出访巴拉圭和伯利兹,去程过境美国洛杉矶,回程过境侯斯顿,多次发表演讲,呼吁邦交国保持和台湾友好关系、台湾内部团结,在过境美国时更引用美国前总统列根发言称:「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谈的,除了我们的自由跟我们的未来是不可以被妥协的」,姿态可谓高调,其强调自由民主价值观,对西方国家喊话意向也甚为明显。而大陆方面选择在蔡英文刚刚回到台湾的21日宣布和萨尔瓦多建交的消息,当有「打脸」意味,欲以萨台断交的事实来显示台湾外交的无力。
事实上,回顾过去几年两岸关系发展,当可发现,蔡英文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大陆方面就对台湾全方位施压:不仅多个台湾邦交国宣布和台湾断交转向大陆,WHA等国际组织亦拒绝台湾与会,此外,各大航空公司也被中国政府要求修改网站上对于台湾的标识。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台湾在国际舞台上遭挫败的「大新闻」。
面对中国大陆方面的压力,蔡英文政府事实上没有有效应对措施。蔡英文政府一方面坚持对大陆不妥协的态度,不仅在承认「九二共识」问题上不让步,在对大陆称呼上,也一改过去称呼对岸为「中国大陆」的谨慎态度,转以「中国」称呼北京;另一方面,又对国际社会喊话,希望以自由民主价值观争取同情和支援。但是,「价值观同盟」的呼吁虽然未必完全无用,然而国家交往毕竟不能单靠价值认同,必须考虑实际利益。
萨尔瓦多总统桑契斯就此次事件声明指出,经「慎重考虑及分析」,决定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同时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而吴钊燮则在21日表示,萨尔瓦多此前对台湾多有要求,台湾无法全部满足。此前马英九当政时期,「外交休兵」,大陆方面不主动出手「挖」台湾“邦交国”,而一旦大陆方面决定主动出击,目前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小国若要抵挡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外交攻势,殊为不易。
现在蔡英文政府两岸政策仍无改弦易辙迹象,大陆方面对台压力未来可能还会持续增强,「断交三连击」大概不会是台湾外交噩梦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