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聚焦中美博弈】中美領導人會晤的習特會即將於20國集團(G20)期間舉行,成為全球焦點。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認為,中美矛盾不限於經濟,亦涉及各自對內政策的考量。
埃爾埃利安撰文指,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咬緊中國不放,實為壓制中國軍事擴張,以及化解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通俄門問題所遭受的壓力。
在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狙擊下,特朗普競選團隊多人先後惹上官非,甚至面臨牢獄之災,而向中國發動貿易戰有助轉移國內注意力,減輕通俄門醜聞衝擊。
埃爾埃利安指出,以國際議題轉移內部矛盾,是國家領導人常用方法,歷史上類似例子比比皆是。
但事實上,中美兩國倘達成協議,讓中國在合資公司要求讓步,避免美國技術外流,以及承諾減低貿赤,即成為特朗普巨大政績。特朗普屆時可向國民宣告勝利,稱自己成功迫使中國退讓,兌現競選承諾。
埃爾埃利安又提到,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對美國讓步或許會打擊威望,但問題是中國實在需要休戰。
他認為,中國經濟面臨很多逆風,債務問題嚴重,再不解決,後果堪憂,故當局近年積極去槓桿,流動性收緊下,本已帶來經濟下行壓力,關稅戰升級隨時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果付諸流水。
埃爾埃利安稱,若習特會後兩國就貿易問題達共識,全球金融風險可望暫時降低,但若今後中美經濟外其他深層矛盾愈見明顯,或漸抵銷此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