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時報訊】因日前中国两会上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不再遵循旧历提及中国制造2025”,引起外界多种猜测。但于当今中共决策者而言,无论外部如何风云变幻,推动制造业升级,谋求在全球产业链的上游攀升的目标不会改变.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简称深改委)第七次会议的召开便验证了这个逻辑。
北京时间3月19日,由中国党政“一把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中国总理李克强及一众官员参加的深改委第七次会议召开,此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其中《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的出现便是指向中国继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例证。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国务院推出的一份旨在将中国打造成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方案。按照中国官方的设想,为实现这一目标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即是用十年时间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买上新台阶,形成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第二步是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是到中共建政一百年也即2049年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推进中国制造业的逐步升级,中国政府以涵盖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生物医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产业领域为重点加以扶持,而此次发布的《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便在“中国制造2025”方案里重点推进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范围。
然而,这份被中共高层高调推出的战略计划推出还没走完“第一步”便被美国盯上,2018年初,美国以关税为由向中国发动贸易战,而随着两国不断交锋,美国鹰派官员透出发动贸易战是介意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在整个2018年中美贸易谈判的一波三折中,“中国制造2025”也逐渐“消失”在中国官方的对外话语中。
大约是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中共高层乃至官方媒体,几乎不再在公开场合提及“中国制造2025”,及至2019年的中国全国两会政府报告。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首次出现在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后便成为其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称“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称“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2017年称“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部署启动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2018年称“推进智能制造,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但这种表述止于2019年,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篇不见“中国制造2025”。
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甫一出炉,外界即注意到这一变化,于是猜疑中国是否迫于美国压力准备放弃“中国制造2025”。其实不是,无论是此次的文件还是此前中共高层的表态都否认了这种猜想。
2018年12月13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布局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时,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2019年中国全国两会上,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虽然不再提及“中国制造2025”,但其称“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这些其实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别样表述。
此外,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确定的目标和部署推进工作”。对于这样的表述,有心人士或许明白,自中美贸易战进入中期谈判阶段,中国官方就开始屡屡放出此种论调。
由此可见,中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淡化处理不过是一种战略转移。中国并未放弃“中国制造2025”背后的核心诉求——推动制造业升级,谋求在全球产业链的上游攀升。这不仅是中国国内经济改革的固有议程,也是中国谋求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成为重要参与者,从而助力中国复兴的愿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