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眼】「覺悟青年」們或許也曾重視那些抽象的價值理念,但在民進黨上台後,因害怕流失選票而對同性婚姻法案的刻意拖延、面對偏向資方的勞工修法嗆聲「不支持的人可以不要投民進黨」、以及被質疑假轉型正義之名行政治鬥爭等事件,都讓這些年輕人醒覺,原來那些掛在嘴上的「自由民主」、「進步價值」,都只是政治人物操弄的假議題。
當民進黨在選前喊出「自由民主之戰」、「守護台灣價值」等口號,卻在網絡上被大肆揶揄「不投給民進黨就是沒有台灣價值」時,代表着許多年輕人已經看透,藍綠兩黨都只是將這些精神理念當作自己的專利、作為辨別敵我、煽動情緒的工具。與其繼續被藍綠兩黨恐嚇「中華民國即將滅亡」或「台灣民主即將消失」,他們寧願去關注「誰能讓生活真的有所改變」。
政治上的覺悟,讓「覺悟青年」們不再被政黨情感綁架,轉而支持打破既有政治框架、更加「務實」面對現況的政治人物。不願再被虛幻的政治語言綁架,只提如何振興高雄經濟發展的韓國瑜,以及在兩岸事務與市政上都強調「如何解決問題」的柯文哲,在年輕人眼裏顯然務實許多。「柯文哲會被認為務實,倒不是說在市政上讓市民有什麼特別明顯的感受,而是他不會自己去背一個很大的包袱,最後又做不到。譬如他一方面講了『兩岸一家親』,對大陸而言不會覺得你有台獨的想法,可以有交流的空間;另一方面在2017年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時他又多次提及『台灣』,讓支持者也不會覺得喪失台灣的主體性,這可能是他比較務實的地方。」
在歷經2014年與2016年兩次選舉後,太陽花的領袖有的出國進修、有些人選擇參政進入體制內,監督政府的民間力道確實減弱了許多,加上民進黨鮮明的台獨立場與國民黨的積弱不振,都讓當時「反中、反國民黨」的能量消耗殆盡。當這些價值選擇不再成為年輕人檢驗政治人物的第一考量,藍綠兩黨卻還緊抓不放的時候,柯文哲與韓國瑜這兩位率先跳脫藍綠框架的政治人物,頓然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選擇。
政治零分?
潛藏在意識形態下的分配正義
他指出,年輕人的需求很單純,給他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讓他感覺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了,不是只有少數既得利益者繼續吃香喝辣,年輕人卻始終分不到一杯羹。如果國民黨當時傾向中國大陸的政策,確實讓年輕人分得紅利,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反彈。「國民黨從2008年執政六年來告訴年輕人,我們要傾向中國大陸,跟對岸往來,經濟生活就會變好,但年輕人沒有感受到啊!結果國民黨還說我們來簽一個《服貿協議》,跟中國大陸再走得更近一點,年輕人當然感到憤怒,他們已經不相信跟中國大陸靠攏的政策會讓生活變好了,那些情緒其實都隱藏在實質生活是否改善之下。」
民進黨蔡英文在一股「反國民黨、抗中」的浪潮中上台,表現卻未能令年輕人滿意。(資料圖片)
藉着這股潛藏在民生經濟下的民怨,將「反國民黨、抗中」的情緒發揮到最大的民進黨,成為2014及2016年選舉中最大的受益者,既然國民黨的傾中政策對年輕選民而言已經失敗了,不妨給路線完全不同的民進黨一個機會。
但民進黨上台後的施政,沒有讓年輕人馬上感受到改革紅利,反而看到民進黨瞻前顧後的窘境,有了上次國民黨的教訓,這次,年輕人很快就失去耐性了。「之前國民黨說要傾中,年輕人給了他六年才翻臉,現在民進黨說台灣要走自己的路,結果發現也沒有比較好,兩年就把你拉下來。」
價值選擇的操作一開始可能還有用,一旦發現兩黨都只是藉此騙票時,還去提「愛台灣」、「愛中國」、「轉型正義」這些議題,只會造成年輕人的反感。柯文哲跟韓國瑜之所以能受到大量年輕選民的支持,在於他們只提出經濟發展與未來的願景,主打公平正義的社會分配,不去觸碰那些被藍綠兩黨玩爛的意識形態問題,儘管經濟民生其實仍然與之牽連。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大選中主打「政治0分、經濟100」的務實旗號獲得年輕人支持。(資料圖片/路透社)
「韓國瑜說政治0分,經濟100分,但可能嗎?經濟問題一樣鑲嵌在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上,他一樣要去承認『九二共識』。經濟不可能脫離政治,政治則要靠經濟去維繫,兩者無法脫鈎,只是他可以不去提政治的部分,刻意去淡化它。」臺灣王智盛說。他指出,經濟民生的問題本來就潛藏在意識形態裏面,只是人民已不願再糾結這個問題,「不要再跟我提愛不愛台灣,只要告訴我怎樣生活會變好。」
「從頭到尾,年輕人希望的都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讓年輕人看得到未來的生活,這些需求一直以來被兩黨包裝在意識形態或價值理念的外觀上,現在只是撕掉那層外衣而已。」
不可靠的青年民意
將是執政者最大的警惕
韓國瑜在某次高雄市長選舉造勢晚會致辭辭時,引用香港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的台詞:「皇帝有德有能,民生富庶,社會祥和,哪裏來的乞丐,皇上無能,施政不修不明,官員貪污腐敗,街上乞丐愈來愈多,這個是電影裏面蘇乞兒很有名的一句話,決定(有沒有)乞丐的是皇帝啊。」韓國瑜藉此諷刺民進黨,形容「韓流」興起,全拜民進黨施政不得民心所賜。確實,藍綠兩黨都是曾取得過大位的「皇帝」,但或許他們從來沒認清,年輕人選擇將他們抬上皇座的理由,從來就不是為了讓他們手握大權去消滅政敵、打擊異己,多數人心裏想的,仍是期待新的執政者上台後,能給他們不同於以往的新氣象。
韓國瑜曾引用港產片《武狀元蘇乞兒》的對白諷刺民進黨,直指自己受歡迎皆因民進黨施政不得民心。(網上圖片)
當太陽花學運爆發,國民黨在兩次選舉接連慘敗時,年輕人就已經用手中選票將這個老態龍鍾的百年大黨拋棄,民進黨只要成功演好自己執政者的角色,無疑已是給政敵必殺的「最後一擊」。但民進黨卻花了大把時間與精力,繼續追殺早已式微的國民黨,急着將他們掃進歷史的塵埃中,向年輕族群承諾的政見卻實踐得七零八落,這種「期望愈大、失落愈大」的背叛感,讓民進黨更快被年輕選民唾棄。
可以預見的是,年輕族群不會再是哪個黨派、哪個政治人物的忠實支持者,他們可以很快被某種形象、訴求所吸引,也能在短時間內轉變原本的看法。年輕人支持度高達八成的柯文哲曾憂心地表示:「年輕人的投票率不可靠。」這樣的說法可能只對了一半,年輕族群不只投票率不可靠,在意向選擇上也是緊跟着風向隨時轉變。
馬英九以教授身分在東吳大學演講,講題是 「台灣的國際法定位」。 (中央社)
台灣網友常揶揄前總統馬英九為「台獨教父」,影射馬英九傾向中國的立場,反而加重台灣青年對中國大陸的排斥,沒想到民進黨上台後怨聲載道,支持者對「台灣價值」、「對抗中國」等口號也感到厭煩,不只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未過,支持台獨的比例也開始下滑,有人開始嘲諷蔡英文為「統一教母」,中國網友也在網上開玩笑表示,讓蔡英文連任,兩岸統一大業便不遠矣。
但在2019年1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的對台談話中,提及了兩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前景,並表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等帶有「強烈統一決心」的內容,引起台灣多數年輕族群不安,自民進黨上台後,對中國已漸漸麻木的「敏感神經」也被重新挑起。
面對習近平的對台談話,蔡英文以「台灣民意堅決不接受『一國兩制』」、「台灣的立場,就是民主的立場」等內容回擊,其強硬回應獲得多數年輕族群的熱烈迴響,不只戲稱蔡英文為撿到槍的「辣台妹」,其回應重點也被熱心網友翻譯為多國語言轉發,聲勢再度谷底反彈。反倒是柯文哲持續模糊不清的兩岸論述,開始被網友質疑刻意迴避、討好中國,在網上受到近年來最猛烈的抨擊與質疑,支持度下滑。
2020年台灣大選中,柯文哲在年輕族群中的支持度有優勢。(資料圖片)
目前民調顯示,在2020年“總統”大選熱門人選裏,不論國、民兩黨派出哪些組合的候選人,柯文哲在年輕族群的支持度中仍佔據首位,韓國瑜則在總支持度上小幅領先柯文哲。
然而,蔡英文在經歷九合一選舉大敗辭任黨主席,復遭民進黨四位「大老」公開勸退,引起外界揣測她「民意盡失、大勢已去」,台灣恐將出現現任“總統”不競逐連任的首例之時,短短一個月後,蔡英文卻又藉着回應習近平的談話內容「起死回生」,民望回升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民意不只如流水,年輕的民意更是如海嘯,任何一宗突發事件,都能造成劇烈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