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项目一波三折 中国外宣失效致被动

【熊貓時報訊】中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4月27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峰会有近5,000名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参加,其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亮相是焦点之一。这是因为经过将近一年的磋商,以百亿美元计的东海岸铁路计划“失而复得”,中马两国表明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围绕项目的风风雨雨,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原马来西亚交通部长翁诗杰点明“好事多磨”的关键:别让外宣拖累“一带一路”。

翁诗杰在接受新闻采访时指,对于东海岸铁路,马来西亚人有3方面关切:第一,条款不够透明;第二,造价过高;第三,交付方式欠弹性。要释除民众疑虑,既牵涉重新协商合同,也关乎中马两国政府的沟通能力,结果是再度执政的马哈蒂尔(Mahathir Mohamad)选择公开宣告,考虑中止项目,意在向本国人民显示新政府的果断决策,将球踢回中国一方。

“把与外界交往的窗口封锁了”

在这场风波中,北京的外宣在两个维度上遭遇挫折。首先,巧妇是难为无米之炊的,中方在协商原合同时似乎未充分实地调研,研究当地舆情,同时亦未有就计划进展,展开有效宣传运作,致使误会丛生。翁诗杰指出,在马来西亚的中国企业一遇上新闻事件,第一反应是拒绝传媒接触和采访,甚至将驻马的大陆官媒都拒之门外,实际是“把与外界交往的窗口封锁了”,“又怎么去和当地的社团打交道”?

与中企不同,马哈蒂尔要直接应付当地民情,所以就对“公关失能”情况敏感得多。新政府总结舆情反弹不外乎两点忧虑,一是担心中方只“建设”而不在地“营运”,“挣完钱走人”,留下烂摊子给马来西亚。二是忧虑项目工程规模过大,对债台高筑的公共财政百上加斤,更有论者藉此引用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标签,声称东海岸铁路就是典型的“债务陷阱”。

总括而言,马哈蒂尔正是以舆情论点为据,向中方讨价还价。到了这时候,一旦落入舆论漩涡,北京发现自身除了要参与营运,还需要免除大马的违约金,兼且缩减规模和成本,才可以挽回该项目和反击外界指控,这一切正源于“公关失能”,致使主动权落入对方手上。

外宣“收集”功能成效不彰

另一方面,外宣工作有“产出”和“收集”两面,翁诗杰便针对“收集”一项直言:“中国的很多央企、国企走出去落地之后,公共关系建设很重要,必须要和真正的当地群众接触,并不应该只与当地的商业领袖和执政党保持沟通。”

实则假如中方事先与“不显眼的”地方组织打好交道,就项目路线和效益做充分商讨,本来就可以免却许多折腾和麻烦。

正如翁诗杰所表达:“一带一路是一盘经济棋,也是一盘政治棋,政治离不开宣传,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在这一点上有自觉意识。软性技巧很多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东海岸铁路风波就是一个明确警号,提醒中国如果要避免被贴上“债务陷阱”标签,甚至“一带一路”被污名化,那就必须在各层面加强外宣功能,否则就只会经常陷于被动境地。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