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眼】波蘭及匈牙利近年屢跟歐盟起衝突,從地緣政治看,東歐選項不多——若不維繫歐盟,則意味着要重投1989年拋棄的俄羅斯懷抱。
歐盟由法德主導,波蘭跟匈牙利希望爭取話語權是合理的,歐盟也應改革,但波蘭及匈牙利在跟歐盟周旋上並不精明,也錯失了機會。以2015年難民危機為例,歐盟的配額制其實有討價還價空間,東歐國家其實可據理力爭,但東歐領袖反而為了選票大打排外牌及反歐盟牌。愛爾蘭過去也是個屢拒跟從歐盟的成員國,但懂得跟歐盟討論,北歐小國同樣也發揮到力量。
如何回應成自由派挑戰
如何回應東歐民族主義亦成歐洲自由派挑戰。在波蘭出生、卡特時代曾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1989年底已在《外交事務》撰文,警告不要低估東歐各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並提醒歐洲此後10年的關鍵問題在於東歐能否成功加入歐洲的大家庭。
保加利亞政治學者克拉斯特夫(Ivan Krastev)去年在《衛報》撰文,在東歐變天過程中,民族主義者和自由派曾是盟友,自由派對後共產時代民族主義的政治訴求保持警惕,致力主動形塑及軟化這股思想。不過訴諸民族情感是自由派動員社會的極重要一環。有專家認爲,長遠而言,將自由主義跟反民族主義畫上等號有代價——自由派政黨的選舉支持度漸減,令其完全依賴經濟改革的成功,無法使用有力的民族主義象徵;亦變相將溫和派的民族主義者推往非自由主義陣營。東歐對自由派的一大教訓,便是不要反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