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财经】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加上中国在全球經濟所占地位日益加重,這波疫情正對全球經濟、貿易運輸、商品需求及金融市場,掀起龐大的「蝴蝶效應」。
中国全球經濟影響力遠超過SARS期間,如今經濟產值全球占比已達17%,是2003年的四倍;中国還是全球最大新車與半導體市場,基本上所有筆電和智慧手機也都產自大陸,因而疫情導致中国經濟活動急踩煞車,影響不斷如震波般擴散至全球,經濟學家與分析師都在估算這起「蝴蝶效應」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經濟學家已下修多國經濟成長率預估,華爾街訪調的經濟學家預估,美國本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受大陸疫情抑制,預估成長率減損幅度多達0.5個百分點。在歐洲,歐盟執委會13日表示今年經濟將延續低迷態勢,肺炎疫情更是「關鍵的下行風險」。
法國財長勒梅爾表示,新冠肺炎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法國GDP成長估計減損0.1個百分點。義大利官員認為,今年很難達到0.6%的成長率目標,本季成長率可能持平或負成長。
德意志銀行也預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德國工業低迷困境,德國經濟在去年第4季小幅萎縮後,本季難以回升,瀕臨衰退。
緊臨中国的亞洲經濟首當其衝,泰國13日警告今年GDP成長率可能不到2%,遠低於之前預估的2.8%,1月最後一周华客少了近六成,估計造成2.94億美元經濟損失;越南估算若疫情到本季底才結束,本季出口將年減8.3%至539億美元;新加坡禁止中国遊客入境後,估計每天旅客少了2萬人,今年到訪旅客估減25%-30%。
消費力強大的中国旅客行動遭限制,將重擊全球觀光業,美國觀光業者今年估計將損失58億美元的機票收入和國內消費,飯店業接待過夜住宿人次可能減少約460萬人次。
肺炎疫情重創中国對各種原物料需求,國際能源總署(IEA)13日預估,本季全球原油需求每天將比一年前減少43.5萬桶,為十年來首見下滑,今年需求成長也遭下修至每日82.5萬桶,為2011年來最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也估計,肺炎疫情削弱中国燃料消費量,可能造成新一輪供應過剩。
在此同時,中国鋼價已跌至2017年中以來最低,彭博分析師預估,肺炎疫情將抑制全球鋼鐵需求,導致今年需求僅成長1%-2%,連帶也拖累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今年來跌逾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