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的禁令导致从蒙古的进口激增,但困难依然存在

 

【熊猫时报讯】在北京禁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之后,中国的钢厂和电站已经开始从蒙古购买更多的煤炭,但是价格,质量和后勤方面的困难意味着一些用户进行转换并不容易。

分析人士说,尽管政治因素可能在进口澳大利亚炼焦煤和动力煤的禁令决定中发挥了作用,但如果不这样做,实际的困难可能迫使人们重新考虑这一禁令。

来自蒙古的煤炭(与中国北部接壤)是澳大利亚煤炭的最明显替代品,尤其是由于遥远的供应商(例如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无法满足短期需求的增长(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在最近的更新中表示)。

但是,尽管华北地区的用户将能够进行更改,但华南地区的用户会发现这样做更加困难,因为后勤方面的困难和从蒙古运煤的费用很高。如果他们无法再获得澳大利亚进口产品,这可能会迫使许多人依靠更昂贵的国内煤炭。

业内消息人士称,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禁令基本上是成功的,煤炭交易商转向其他国家供应。由于缺乏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能源,分析师预计蒙古的煤炭需求将会回升。

标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分析师杰弗里·鲁(Jeffery Lu)和翁永乐(Yile Weng)在周五的报告中表示:“一个亮点是蒙古,其煤炭质量可以很好地替代普通硬焦煤。”

“这个内陆国家一直在增加对中国的出口,现在每天运送1000多辆载有煤炭的卡车。”

蒙古煤炭使用的增加可能会使该国重新成为中国商品的主要供应商,尤其是炼钢中使用的炼焦煤。

在封锁和边境关闭导致减产并扰乱供应链之后,蒙古今年早些时候的增长跌至历史新低。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信息公司(S&P Global Platts)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矿商为了填补这一缺口,今年迄今为止向中国出口的炼焦煤超过了过去三年中的任何一年。

咨询公司CRU Group的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师Simon Wu表示,中国和蒙古之间更强的政治关系,有利于使用蒙古的煤炭。

上周蒙古加入亚太贸易协定(APTA)后,同意降低中国366种出口产品的关税,其中包括水产品、水果、蔬菜和化工产品。此后,中国和蒙古将增加双边贸易。

中国商务部表示,根据该协议,蒙古将享受互惠关税减免,并补充称,蒙古加入APTA将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更多机会。

但由于替代煤成本上升、运输困难和质量下降,中国用户可能首当其冲受到澳大利亚禁令的影响。

“蒙古炼焦煤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中国北方的)河北钢铁厂。然而,以前严重依赖澳大利亚炼焦煤的钢厂将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而目前广泛供应的炼焦煤只有蒙古。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的热煤专家坎南(Deepak Kannan)说,对中国南部的几家公用事业公司来说,进口热煤比依赖蒙古或国内资源更有意义,尤其是在合同价格较低且物流更容易的情况下。

海运货物可以直接运送到中国南方的港口,而从蒙古和中国其他地区通过铁路运输煤炭则会由于事故和主要货运铁路线的交通拥堵而出现延误。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在他们的报告中说,短期需求的替代能源供应不足,将迫使中国钢铁制造商使用更昂贵的国内炼焦煤,从而损害该过程的利润率。

例如,来自加拿大,美国,莫桑比克和俄罗斯的替代资源已经被超额预定或供不应求。此外,煤炭到达的时间太长(从加拿大西部到美国至少需要21天,从美国到美国至少需要45天),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下达的订单要到12月下旬或1月初才能交付。

报告说:“对于寻求现货(按需)货物来满足眼前需求的中国买家来说,等待时间太长了。”

除了有限的替代进口选择之外,质量问题也是可能伤害中国用户的另一个因素。

报告说:“澳大利亚优质硬焦煤具有许多广受欢迎的特性,包括反应后的高焦炭强度,低硫和低灰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提供。”

“许多钢铁制造商对普氏能源资讯表示,尽管100%的自给自足仍有可能,但很少有像澳大利亚的高品质煤炭,将降低炼钢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导致利润率下降。”

自澳大利亚禁止进口煤炭开始实施禁令以来,使用海运交付的炼焦煤价格已大幅下跌,这使其对中国钢厂更具吸引力。

在此期间,澳大利亚正在努力为其商品出口商寻找替代市场,而与中国的不断恶化的关系没有尽头。

例如,澳大利亚的贸易营销机构Austrade正在向拉丁美洲寻求新市场。 该公司最近宣布了一个针对采矿设备出口商的网络研讨会,重点关注非洲大陆大流行后的经济复苏,科技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澳大利亚的黄金,铜和锂出口。

 

来源: SCMP

作者: Su-Lin Tan

华尔街文摘译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