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爱国者 才有资格治港

北京本周投下一枚震撼弹,向香港政坛“立规矩、画底线”,这个规矩、底线说白了有三条:

一、香港必须是“爱国者治港”,没有“为主”。

 

邓小平当年说过,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來治理香港。这个“爱国者治港”的要求,早期一度比较严格针对行政当局的特首、高官,但近年也开始抓紧其他部门了,外籍法官就不时被大陆官媒、爱国舆论围殴,认为他们判案有政治倾向,不是自己人,应该扫地出门。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周的决定则直接指向立法部门:凡有支持港独、拒绝承认国家对香港拥有并行使主权、寻求境外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或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者,将失去担任立法会议员的资格。

被港媒简称“DQ4”的四名现任民主派议员,早前报名参选下届立法会选举时,已因曾直接、间接呼吁美国制裁香港而被选举主任否定参选权,如今立即出局。有学者认为,这只是开始,香港日后的特首、选委会委员、区议员参选和任职资格,都会受到“爱国者标准”的检验。

二、香港政治体制是“行政主导”,没有“三权分立”。

香港刚好在两个月前才经历了一场有关“三权分立”的辩论。事缘香港教育局建议删除高中通识课程教科书内称香港奉行“三权分立”的内容,引发广泛关注。港府、中联办、港澳办纷纷发声,强调香港本来就不存在“三权分立”,而是“三权分置、行政主导”,而且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等“所有权力均来自中央授权”。

其实,香港政制是“行政主导”,回归前北京已经念了又念,但香港泛民尤其是一众大状出身的“港英余孽”一直未放在心上,而“三权分立”尤其是司法独立的口号,也确实能让香港擦亮其国际金融中心招牌。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周的决定赋予了港府绕过法律程序、直接“DQ”议员的权力,分析指这显示北京正在重塑香港政治秩序,令“行政主导”从概念变成政治现实。接下来行政权还将如何发挥强势,有待观察。

三、北京对港有全面管治权。

“DQ4”被褫夺立会议席后,15名泛民议员为抗议提出总辞,香港立法会下来将只剩下40余名议员,除了两人,其余都是建制派。有人因此形容香港立法会“人大化”了,特首林郑月娥更直言为议案将通行无阻感到“兴奋”。

但对北京来说,泛民议员总辞之举是在挑战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兼对抗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属大逆不道。

香港反修例运动去年中爆发后,泛民与北京全面开打“政治战争”,主流泛民激进化。为了平定局势,北京6月底在港实施国安法,暴力抗争烟消云散,台面上的政治人物也都收敛言行,但在立法会内,泛民议员仍持续“拉布”,通过引用各种议事规则来阻挠会议程序,使立法会陷入半瘫痪,港府施政磕磕碰碰,拖慢受反修例运动和冠病疫情重创的香港社会经济复原。

更让北京受不了的是,建制派在去年底的区议会选举遭受羞辱性的挫败,民主派就今年9月立法会选举举行初选的结果也是激进派当道,只是后来因为香港冠病疫情小反扑,选举有借口可延后一年,否则当时参加初选的民主派候选人都已公开承诺,当选后将否决政府所有的法案,包括财政预算案,目的就是瘫痪港府。

在当前如此不利的国际环境下,北京仍不避忌,以DQ强硬反制,强调对港的全面管治权,就是要警告港人和泛民,别再幻想可利用压力和斗争迫使北京让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