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台湾要大破大立面对RCEP新局势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台湾人再度忧虑台湾经济是否会被边缘化。的确,任何国际市场竞争态势的转变,都容易挑动台湾人敏感神经;只要台湾无法加入区域经贸组织,自怜、疑惧的综合心理都会油然而生。台湾现实上无法加入RCEP,当然会影响出口与吸引外人投资,只是由历史经验来看,过度恐慌及疑惧并无必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务实面对、妥为因应。

过去在韩国陆续签署美韩、欧韩、中韩等自由贸易协定(FTA)时,台湾都曾忧心忡忡,其中对中韩FTA的疑惧尤深,认为将对台湾经济产生核爆级的冲击。然而五年多以来,台湾的出口表现较韩国犹有过之,反倒是韩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受到严重的进口冲击。FTA的市场开放本就有利有弊,韩国正是一例。

我们不能因此就阿Q式地漠视参与经济整合的重要性,只要台湾还无法改变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经济型态,则致力参与经济整合就有其重要性。RCEP签署通过之后,因而引发高度关注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当然是台湾参与经济整合的首要目标,这也是促使台湾经济脱胎换骨的机会。

政府宣称对于加入CPTPP已有准备,但日本首相菅义伟近日已明确宣告,主动与英国、泰国洽谈加入事宜,若台湾无法妥善处理福岛核区食品的进口问题,要想加入由日本主导的CPTPP,恐怕极为不易。再者,政府宣称已有准备,但相较于当年日本政府为了加入TPP的总动员,大规模且钜细靡遗地与民间业界沟通,台湾的企业似乎还感受不到政府的努力。

其次,我们必须务实面对RCEP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事实上,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经济经年之际,台湾的制造业已朝两极化发展,电子制造业普遍受惠,传统制造业则备受冲击,加上传统制造业先前面对的国际竞争已剧,RCEP可说是带来三度伤害。所谓“务实面对”,长期而言,就是必须体认到传统制造业必须更有效地掌握自主技术、升级转型,否则就会面对能否存续经营的严肃问题。

以机械业为例,面对疫情、新台币升值、RCEP完成签署等接踵而来的冲击,业界力陈“关税”与“汇率”是厂商两大命脉。但政府就此两者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很难与大趋势对抗,更重要的是智慧机械还是政府先前5+2产业创新计划中名列第二且“屡获肯定”的重要目标产业。时至今日,“智机产业化”、“产业智机化”的产业升级目标,似乎引不起厂商兴趣。

无论面对疫情或经济自由化冲击,政府惯性反应便是纾困补贴,以期度过难关。然而,政府协助产业必须符合“救急不救穷”的原则,要确定冲击过后产业能够自主良好发展,否则便是资源错置。事实上,随着市场脉动与台美经济合作的趋势发展,台湾的电子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未来仍将有长足的发展空间,且需要大量人才、土地、水电、劳工等各项资源,届时势必会在资源的量和价上,对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排挤效应。如今,台湾可能养不起传统产业的呼声日高,果若如此,政府也许需要开始思考如何转变长期产业政策。

台湾的经济结构与韧性已较十年前优化许多,尤其是内需支撑经济成长的能力显着改善,也因此在今年面对较金融海啸更严峻的国际经济局势时,不再重演当年出口近乎腰斩的惨况,这样的转变也让台湾较无需担忧RCEP这类经济整合的冲击。当然,持续强化内需与提高出口价值,避免量产杀价的出口竞争,还是因应RCEP的不二法门。更者,政府必须体认昨日的成功模式,不见得可以在明日复制,大破大立地因应局势变化,是政府无可回避的责任。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