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门门对门

早点

京腔新韵

杨丹旭

 

趁着休假到厦门游玩,短短四天的旅途中,不时会有一种置身台湾的错觉。

热闹的中山路商圈,各式各样的小吃和充满烟火气的铺子,芋圆烧仙草、海蛎煎、面线、烤章鱼,不就是台湾夜市常见的美食;厦门人说话虽没有台湾腔嗲,但同样带着辨识度极高的闽南口音;在文青天地沙坡尾闲逛,不经意还会闯入台湾人开设的文创店、咖啡馆。

与金门隔海相望,在两岸对峙的年代,厦门是大陆对台斗争的前沿,当时留下的两岸关系历史印记,如今已成为旅游资源。

在环岛路一带的海滩边上,带队的导游小郭绘声绘色向团友们讲述两岸当年持续数十年的对空“广播战”;解释金门炮战的“单打双不打”;以及经济学家林毅夫不惧“投敌罪”,从金门游泳到厦门的传奇故事。

环岛路沙滩的不远处,矗立着巨型的红色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2016年莫兰蒂超强台风登陆福建,厦门全市经历狂风暴雨,到处都是被刮倒的大树和跌落的广告牌,唯独这块“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标语牌屹立不倒。小郭说,这是“天意”,“无论多大的风雨,最终无法阻挡两岸统一”。

与这块标语遥遥相望的是金门大担岛上的心战墙,上面鲜红的字体写着“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统一中国”,吸引不少游客透过望远镜,满足对对岸的好奇心。这句蒋经国时代提出的政治标语,曾经用来对抗“一国两制”。如今时过境迁,两岸民众对两种政治和社会制度都已有各自的定见,对于“统一”也没有了一致的向往。

这块心战墙在对岸,已变成两岸对峙的历史痕迹,但在厦门这一头,它继续矗立在对面的大担岛上,依然有重要的价值。

它是旅游团的热门打卡景点,虽然从这头望过去,不用高倍望远镜根本无法看到对岸的红字,但还是有好多游客举起手机拍拍拍;愿意花钱的就会报名“海上看金门”旅游项目,船只会到靠近标语的水面转一圈,让游客近距离看一眼“三民主义”。

更重要的是,距离厦门仅数公里的金门被大陆视为与台湾之间不可分割的纽带,心战墙仍承载着两岸不可隔断的历史和现实关联性,上头的“祖国统一”更是大陆希望看到的两岸未来。小郭很认真地告诉游客,遥相呼应的两块标语象征“两岸同胞都盼望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她还语带惋惜地说,到金门的两天一夜旅游团现在暂停了,“可惜不能从厦门到金门串串门,到祖国的土地上走一走”。

今年初冠病疫情在大陆蔓延,两岸“小三通”停航已近10个月。虽然大陆疫情有效控制,但往来金门、马祖、澎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小三通”至今没有恢复迹象。大陆在去年8月暂停47个城市居民赴台自由行后,“小三通”游客已经大规模减少。疫情一来,政治、军事上走向对立、关系降温到冰点的两岸,又多了一个切断联系的理由。维持最基本的人文交流多了一层阻碍,金门作为大陆与台湾之间不可分割的纽带,也变得十分脆弱。

老家在福建三明市的小郭,一路上都在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她的“第二故乡”厦门:这座山海之间的天然花园,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到处洋溢着文艺浪漫气氛,更承载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做好一扇向台湾民众展示大陆蓬勃发展的窗口。

“对岸的人看到我们发展得好,就会更向往统一。”这名90后的大陆女孩非常笃定地告诉游客,大陆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各式各样惠台政策下,已有好些台湾人到厦门创业、买房,“以前我们羡慕他们,现在他们羡慕我们”。

在台湾经济低迷的现实下,大陆的经济力量或许会吸引台青到对岸学习、求职、创业,但两岸分治环境下成长的台湾年轻一代,真的是小郭幻想中的向往统一的同龄人,还是早已成为了“天然独”?当大陆的游客充满好奇地观望对岸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的民众又如何看待“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在厦门这几天,经常听到“厦门金门门对门”这样的说法,下半句该怎么接,各种说法都有。导游小郭说,下半句是“手情足情情系情”,开德士的司机说是“大炮小炮炮打炮”。当两岸关系转圜余地越来越小,北京以和平手段实现统一的困难越来越大,最后恐怕还真会被德士司机说中。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