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迎拜登 歡呼聲中存戒心 歐洲印太盟國經歷分歧 更顧自身利益

【熊猫政局】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周三(20日)正式上任,中午宣誓完畢和發表就職演說後,傍晚回到白宮辦公室即展開工作,一口氣簽署15項行政命令和兩項機構規定,包括落實重返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巴黎協定》,體現重回多邊主義外交路線。拜登在就職演說稱要「修復同盟關係」,對於他取代鼓吹「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入主白宮,美國傳統盟友皆表歡迎,歐盟甚至形容是「美國回來了」。但在歡呼聲背後,歐洲和印太盟友對美國仍抱持謹慎警戒的態度,為拜登重建美國同盟體系的大計添加暗湧。

首日工作簽行政命令重返《巴黎協定》

拜登就職後的施政第一擊,即是簽署連串行政命令,另加兩項機構規定(agency action),不少是推翻其前任的爭議政策,被形容為要展示回歸常態。他簽署的15項行政命令涵蓋抗疫和環保等議題,例如任命白宮專責應對疫情的協調官。拜登又履行承諾,下達行政命令致函聯合國,確認美國30天後正式重返《巴黎協定》。

拜登重返《巴黎協定》之舉,體現其政府決心重回多邊主義路線,這點對美國的大部分傳統盟友都可謂鬆一口氣。其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上發言時表示,等待4年後,歐洲終於重新有朋友在白宮,形容美國曙光再現是「我們等待已久的時刻」,強調歐洲已準備好跟最古老和最信任的伙伴有新開始。她在Twitter更用上「美國回來了」的字眼。

馮德萊恩:美國回來了

等候參議院批准提名的國務卿人選布林肯以熟悉歐洲著稱,令外界對拜登任內修復跨大西洋關係增添信心,但歐洲政治精英對此仍抱持戒心,擔憂美國國內問題的影響。法國財長勒梅爾在本周初拜登就職前在《紐約時報》刊登的訪問表示,特朗普任內全球問題加速展現,歐洲不能將自身利益和議程受制他人,置放在「寄望同盟恢復活力和出現政治氣候變化」之下。勒梅爾強調,這不止是法國的看法,也愈發成為歐洲共識。

法財長:歐洲利益不能受制他人

這某程度上體現於歐盟未理當時尚未上任的準國安顧問蘇利文介入,堅持跟中方完成投資協定的談判。歐盟近年就是否尋求獨立防衛能力和戰略自主有大小爭論,德國防長克蘭普-卡倫鮑爾以至中東歐領袖堅稱歐洲無法取代美國的安全提供者角色,但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外交政策及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博雷利則主張歐洲不能確保美國的可靠程度,認為不能受拜登勝選上台而轉移視線。

美國的印太盟友亦抱持類似謹慎態度,日本首相菅義偉稱盼跟拜登早日會談,展示美日「牢固團結」,共同社指菅義偉欲通過重視盟國的拜登深化美日同盟,繼續確保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參與。但報道也引述外務省消息指,日方仍警惕美國會維持特朗普時代對日本增加駐日美軍經費分攤比例的要求,該官員表示「即使是盟國,涉及金錢的談判也將以嚴厲姿態應對」。

澳洲樂卓博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高級講師斯特拉特恩(Bec Strating)則向本報稱,拜登委任坎貝爾為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顯示華府仍至少保留特朗普政府倒向印太的某些部分。但談到中澳關係近年的緊張,斯特拉特恩則稱,澳洲大部分決策者和分析家希望在難以預測的特朗普政府後返回「正常」,強調無論誰主白宮,堪培拉仍是美國的堅定支持者,但身為跟中國擁有強力貿易關係的中等強國,澳洲不曾完全跟隨美國公然的戰略競爭路線,例如莫里森也有拒絕特朗普政府要求澳洲加入南海自由航行行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