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眼】「我們呼籲外國駐阿軍隊以負責任的方式撤離」——5月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阿富汗最新恐襲事件答記者問時,不點名地批評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暗指其匆忙撤軍之舉是不負責任的「遺棄」行為。
據阿富汗官方統計,5月8日發生在首都喀布爾的汽車炸彈襲擊目前已造成至少55人死亡,近150人受傷,阿富汗總統加尼(Ashraf Ghani)在相關發言中將矛頭直指喀布爾方面的頭號勁敵塔利班。
無獨有偶,就在北約聯軍啓動正式撤退行動的前一天(4月30日)阿富汗東部洛加爾省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汽車炸彈襲擊,造成30人死亡,近百人受傷。阿富汗安全部門在初步調查後,同樣把懷疑的矛頭指向了塔利班。
更有甚者,潛伏在塔利班老巢(阿富汗南部)的活躍分子還不失時機地為北約聯軍獻上了「關門禮」。5月1日,在北約撤軍行動展開的首日,塔利班武裝分子就「好巧不巧」地攻佔了政府軍位於東南部加茲尼省的一座重要軍事基地。
在北約全面撤軍前後的敏感時刻,塔利班頻繁出手發動襲擊的跡象不免引發了國際輿論對撤軍之後阿富汗國內局勢走向的深深擔憂。但無論是塔利班的「全力挽留」,還是輿論場的「惴惴不安」都沒有阻擋北約聯軍撤出的既定步伐。
截止目前,撤軍行動仍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根據拜登(Joe Biden)當局的計劃,駐阿美軍將在今年9月11日,即「9-11事件」2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全部撤出,而其他北約盟國駐軍將在9月之前全部撤出。
隨着北約駐軍全面撤出時刻的日益臨近,有關中國將填補美國撤出以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之類的樂觀論調在內地輿論場不脛而走。雖然從宏觀的地緣戰略視角來看,這一論調不無合理之處,但對中觀和微操層面的理解匱乏卻成為這一論調的硬傷所在。
簡言之,從長期地緣走勢來看,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阿富汗的權力真空是大勢所趨。但中短期內,中國尚不具備實現上述目標所需的實力和資源。
首先,中國在阿富汗境內的情報網絡建設尚處於摸索起步階段,這就導致北京方面很難掌握阿富汗在地的一手情報信息。目前,中國在阿富汗的情報工作主要依賴南亞首席盟友巴基斯坦的從旁協助。
後者由於地緣位置和歷史淵源之故在阿富汗有着相當系統成熟的情報網絡,中國也的確從這一合作中獲得了不少收益——比如將阿富汗囊括進中巴經濟走廊戰略框架的問題上,伊斯蘭堡方面就為中國的這一構想助力甚多。
雖然上述「曲線救國」模式部分彌補了中國在阿富汗情報網絡匱乏的短板,但這種缺乏自主情報系統的弱點仍會不時給北京方面的在地微操帶來困擾。
去年年底發生在喀布爾的「中國毒品情報站」事件就是這一弱點的直接寫照:據悉,這一中國情報組原本欲藉助由巴基斯坦官方幕後支持的哈吉尼恐怖組織情報網向潛伏在阿富汗的東突流亡分子內部滲透。
為此,情報組成員需要先接近那些為東突分子提供庇護的阿富汗地方軍閥。但由於缺乏前期的情報知識積累,導致情報組在微操上出現了鬧劇般的失誤。情報組認為阿富汗當地軍閥普遍以吸食鴉片為樂,於是在工作站所在地十分誇張地演練「毒販本色」——這一舉動造成了阿富汗安全部門的誤解,從而引發了一場預期之外的「掃毒行動」。
如果説自主情報網絡的缺乏尚有時間去逐步彌補的話,聯軍撤出後塔利班的迅猛反撲則成為中國必須直面且迫在眉睫的危機所在。由於宗教認同上的隔閡以及「新疆穆斯林壓迫」所造成的刻板印象,塔利班對中國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入為主的「偏見式敵對」心態。
為此,北京方面試圖通過經濟利益贖買的方式讓塔利班不要在中巴經濟走廊戰略上添煩:去年9月上旬,在由巴基斯坦官方出面協調的中國——塔利班雙邊對話中,北京方面向塔利班拋出了在阿富汗境內修建高速公路網絡連接其主要貿易城市通道的誘人大單。
從後續發展來看,上述大單對塔利班起到了一定的安撫之效。但由於其內部山頭林立的特點,利益均沽很難在所有派系之間達成。今年4月下旬,由塔利班巴基斯坦分支策劃實施,險些讓中國現任駐巴基斯坦大使遇害的奎達塞雷納酒店爆炸案就是塔利班內部分賬不均的直接反映。
不難看出,面對後美軍時代日益臨近的阿富汗,中國面臨的地緣壓力難言輕鬆——華春瑩就喀布爾最新的恐襲事件對北約聯軍發出的「友情提醒」正是這一重壓之下的典型反應。因此,在靜待機遇窗口之外,中國更需要為即將噴湧而出的嚴峻挑戰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