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公報首列中國「體制挑戰」 強調保持建設對話可能 秘書長:非視為敵人

【熊猫政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周一(14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會後公報首度將中國列為帶來「體制挑戰」,儘管字眼強度不及俄羅斯的「威脅」,但對該個向來以莫斯科為假想敵的安全同盟來說仍是重大變化。但公報強調北約仍會在可能的情况下跟中方保持具建設的對話。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強調,北約並非要跟中國展開「新冷戰」,也非視中國為敵人,但需要共同應對中國崛起對北約構成的安全挑戰。

北約昨日在峰會後發表共有79點的聯合公報,強調該同盟正面臨「多面向的威脅、強勢和專制大國帶來的體制競爭,以及來自所有戰略方向、對我們國家與公民的升溫安全挑戰」。北約成立於冷戰時代,向來主要關注蘇聯和核擴散等議題,地理上距離較遠的中國並非其傳統關注點,但這次公報則以較對抗性的字眼來描繪中國。

關注中國軍事力量提升

公報表明「中國自行闡明的雄心及強勢(assertive)行為,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及對跟北約安全相關的領域帶來體制挑戰(systemic challenges)」。公報指中國正迅速擴展其核武庫,製造更多核彈頭和大量精密投射系統,以建立核三位一體(nuclear triad,指能以海陸空的方式進行核武打擊)的全面核武能力,但在執行軍事現代化及其公開宣稱的「軍民融合」戰略上並不透明,又跟俄羅斯進行軍事合作,包括參與俄方在歐洲-大西洋地區的軍演。公報呼籲中方維護其國際承諾,並在國際體系負責任地行事。

不過公報也稱,北約會在可能的情况下與中國保持建設性對話,「基於我們的利益,我們在跟北約相關的領域和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上,歡迎跟中國接觸的機會」。公報又指北約成員國敦促中方就其核能和政策開展有意義的對話、建立信任和採取透明措施,「對等的透明度和理解將同時有利於北約和中國」。

秘書長提北京打壓港疆

「我們並非進入新冷戰,中國不是我們的敵手(adversary),不是我們的敵人(enemy)。」峰會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峰會前先向傳媒釐清對華立場,但「我們需以作為同盟的方式合作應對中國崛起為我們的安全帶來的挑戰」。他在周日接受加拿大傳媒訪問坦言,中國國防預算全球第二,而且作大量新的軍事投資,影響北約安全,又指中方與北約價值觀迥異,「我們目睹他們打壓香港民主示威的手法、他們如何在中國西部迫害維吾爾族等少數族裔,以及如何利用現代技術監控人民」,並指這些行為使北約在應對中國時,制定一套政策並強化政策變得重要。但他坦言在氣候變化和武器管制等共同問題上,與中國交涉相當重要。

氣候變化限武合作重要

美國總統拜登則在北約峰會尋求西方盟友在對華取態和政策上的支持,強調美國視跨大西洋同盟的集體防衛承諾是神聖義務。但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明,北約需要在處理中國的問題上「找出正確平衡」。

這次北約峰會另外就「北約2030」的改革計劃達成協議,斯托爾滕貝格提出9個改革範疇,其中在「維持科技優勢」、「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及「下一個戰略概念」的部分都提到中國帶來的挑戰。

(金融時報/路透社/法新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