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過去一個多月北半球接連出現極端天氣,包括西伯利亞、美加西岸熱浪引發火災,亞歐多處則暴雨成災。最新有中國河南省「千年一遇」暴雨釀最少33人死亡,西歐上周「百年一遇」暴雨引發的洪水氾濫則水淹多國導致逾百死,7月初日本靜岡縣暴雨引發山泥傾瀉亦導致11死。氣象專家指出,隨着北極和赤道之間溫差變小,使低氣壓移動變緩慢,增加暴雨機會。專家敦促各國評估水利系統與基建,防備全球變暖下勢將愈趨頻繁的惡劣天氣。
河南省鄭州周二曾錄得1小時201.9毫米降雨量(香港1小時降雨逾70毫米已發黑雨警報),刷新了中國內陸降雨紀錄;當地3天之內下了相當於1年的雨量。中國中央氣象台分析稱,事關颱風「煙花」的北側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之間,形成顯著的偏東氣流持續向黃淮地區輸送;該氣流使大量水汽從海上移至陸地,卻因有太行山等山脈阻擋氣流,雨勢在河南集結增大。
日德中暴雨成災 多地破紀錄高溫
另一方面,高溫潮濕的北太平洋高氣壓和高溫乾燥的西藏高氣壓臨到朝鮮半島上空,使之由周二開始出現「熱蓋」(heat dome)現象。「熱蓋」正是早前導致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地區經歷史無前例熱浪的原因。北半球近日便有不少於5股「熱蓋」,令土耳其、日本北部、北愛爾蘭、美國蒙大拿州俱錄破紀錄高溫。朝鮮平壤周三達35℃高於尋常平均氣溫,發熱浪警告;韓國亦預計今夏將遇類似2018年苦熱難耐的酷暑。
最近北極地區顯著升溫,令北極和赤道之間溫差變小,低氣壓因此移動得愈加緩慢。低氣壓在上周三(14日)當天籠罩德國上空,從東部來的暖濕空氣和西部來的冷空氣匯集,從而引發百年罕見雨災 ,在德國造成最少160人身亡。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海洋物理學教授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表示,目前尚未清楚德國出現的極端降雨是否是全球變暖的直接結果,「但可以說,由於全球變暖,此類事件變得愈來愈頻繁」。拉姆斯托夫說,地球大氣每升溫1攝氏度,就能多吸收7%的水蒸氣,並在日後形成降雨。測量數據已證實,在包括德國的中北緯地區,下小雨的天數在減少,而下暴雨的天數增多。
《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誌上月亦刊載論文,指出緩慢移動的大型風暴將在歐洲頻生,且因逗留時間延長,使德國、比利時將常有洪水。綠色和平東亞分部上周發表對中國大城市極端天氣的分析報告,指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都會,極熱及特大暴雨事故在近60年增加。
學者:憂慮一一成真
哈佛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環境政策教授霍爾德倫(John P. Holdren)說:「這全是數十年前天氣科學所預見的。我們只是等真正出現等了15至20年。我們所擔心的事件將一一發生,比之前許多最悲觀的估計要早。」
(洛杉磯時報/路透社/華盛頓郵報/BBC/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