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塔利班民眾:美有功有過 阿政府責任更大

【熊猫时报讯】美國揮軍佔領阿富汗廿年後,最終以令人意外的倉皇方式離開。對那些害怕塔利班統治的阿富汗人來說,這廿年意味着什麼?喀布爾國際人權組織職員穆罕默德(Mohammed)和目前滯留土耳其的法律學者拉希米(Haroun Rahimi)同樣成長於塔利班失勢時期,二人向本報坦言,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國家被入侵,也認同美國在佔領後的政策有不少犯錯,但對美國佔領時期的自由和權利感到珍惜,尤其是女權問題明顯有改善。塔利班回朝意味着這些成就都被推倒,穆罕默德慨嘆道:「這20年浪費了。」

自由女權恐倒退 「浪費20年」

拉希米稱,當年各種極端主義組織在阿富汗設立營地和訓練中心,人民活在赤貧下,情况惡劣得無法不靠外國介入來改善。穆罕默德則認為,美國控制阿富汗後做了很多東西,除了提供安全保障,還營造了許多基建,還指在阿富汗的語境,他們會用上比較中性的字眼去描述美國的存在,而非像塔利班般使用負面的字眼來形容。

不過,兩人承認美國在阿富汗的角色並不完美,最終撤軍的方式更應受到質疑。拉希米質疑美方在談判中將塔利班視為正當政治勢力,卻在沒回報下施壓阿富汗政府讓步,例如釋放5000名塔利班囚犯,到美軍真正撤走時卻沒跟地方政府協調好。

回望過去20年,穆罕默德和拉希米均指出,阿富汗經歷巨變,傳媒多元和女性就學權就是例子,這些美國都有功勞,但拉希米提醒阿富汗發展機會並不平等,部分地區一直承受美國主導的反恐戰、或與塔利班交戰造成的破壞,未能受惠於開發項目,尤其是鄉村地區。

阿政府依賴外國 貪腐無能仍生存

拉希米認為美國的阿富汗政策確犯過不少錯誤,例如早年因為兼顧入侵伊拉克,不想派太多兵力到阿富汗,於是跟軍閥等地方勢力合作,但後者有部分因對民眾的暴行早已惡名昭彰;但他直言,阿富汗歷屆政府的問題似乎更大,斥其在軍事和財政上依賴外國,以致「政府即使貪腐、無能且不受歡迎仍可生存」,妨礙改革進程,最終因多年來失信於民,以致美國離開後,沒有領導力量能團結國家對抗塔利班。(明报)

圖- 在塔利班治下,阿富汗女性的權益能否受保障備受關注。圖為昆都士一所學校周日有女生在上課。(新華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