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全球天然氣價格上漲,尤以歐洲最嚴峻,當地價格自年初急升逾兩倍,恐打擊民生、疫後經濟復蘇以至歐盟氣候政策,迫使歐洲多個政府考慮或已推出援助補貼。這次天然氣價格飈升最受爭議的因素,在於歐盟天然氣最大供應國俄羅斯,後者今夏降低天然氣出口,並拒絕在現貨市場為歐洲提供更多天然氣。美國官員周一質疑,俄方藉此施壓歐盟支持「北溪2號線」天然氣管道。總部設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昨日發聲明,要求俄羅斯增加對歐供氣,以證明是歐洲市場的「可靠供應商」。
歐氣價今年升逾兩倍半 各國出招救急
歐洲天然氣價格標準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周一(20日)升至每兆瓦時73.150歐元,徘徊上周歷史高位,該價格自1月以來已累計升逾250%。歐盟能源部長本周開會商討各國應對方案。部分國家已出招嘗試降低消費者負擔:法國為低收入家庭各給100歐元電費補貼;意大利斥資10億歐元直接干預能源市場,以降低消費者價格,料本周再推出45億歐元電費補貼;西班牙計劃從能源公司利潤分配26億歐元給消費者,並在冬季減電稅。另外,英國有小型電力供應商因氣價急升破產,政府正考慮向能源公司提供緊急貸款,助其接手破產公司的客戶。
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宣布,周五起會提升兩個北海氣田的產量,增加對歐洲供氣。挪威雖是歐盟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國,但以2019年計,俄羅斯進口比例達41%,遠高於挪威的16%。
美國國務院能源安全高級顧問霍克斯坦(Amos Hochstein)周一警告,若今年冬季冷於平均水平,歐洲部分地區恐不夠天然氣供暖。
霍克斯坦指出,俄羅斯對歐供氣「與過往幾年或其能力相比,都低得令人難以理解」,質疑俄方試圖施壓歐盟支持「北溪2號線」。該管道容許俄國繞過東盟直接向德國輸送天然氣,被批評不符歐洲氣候目標,更可能加強俄國對歐洲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美國一直反對,直至7月底才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訪美後妥協讓步。
嚴冬消耗俄企減供 歐難填天然氣庫存
是次天然氣價格急升背後原因複雜,首先歐洲上個冬季異常寒冷,消耗大部分天然氣儲備,經歷廿年來最冷的4月,也無法在春夏季補滿儲備。液化天然氣(LPG)本來有助平衡市場,但亞洲對此需求上升,許多供應商轉向價格較高的中國、韓國和巴西等地,拖低歐洲多地輸入量。另一關鍵在於俄羅斯供應。大宗商品情報服務商ICIS在8月分析,連接俄歐的亞馬爾天然氣管道,最西點輸送量8月中曾降至每天2000萬立方米,較7月底的4900萬立方米或正常水平的8100萬立方米明顯下降,惹外界揣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當時以預防性維修和秋冬準備工作為由回應。
面對俄國填滿國內儲備的需求增加,Gazprom拒絕出售現貨市場用於加滿儲備的短期供應,又將其歐洲儲備設施降至低水平,但被質疑是莫斯科刻意限制出口,以證明「北溪2號線」作用。歐洲議會40名成員上周五促請調查Gazprom行為有否促成價格飈升。該公司則主張有履行所有長期供應合約。跨大西洋國安倡議組織「保障民主聯盟」學者貝爾齊納認為,今次事件顯示歐洲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又指俄國有很大空間在不越過底線下為難歐洲,情况如「溫水煮蛙」。
(金融時報/CNBC/彭博社/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