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人造雪惹疑慮 暖化添隱憂 法國學者預視「歷來最不可持續」 北京:綠色辦奧

【今日点击】北京冬奧將於明年2月4日舉行,但在全球氣候暖化,以及賽場選址往常每年降雪偏少的情况下,明年賽事或會相當依賴人造雪。國際奧委會(IOC)曾估計北京冬奧將需要4900萬加侖的水,才能製造出冬奧所需的人造雪,但當中衍生的環境代價令人關注。有學者認為北京冬奧「可能是歷來最不可持續的冬季奧運」。不過北京提倡「綠色辦奧」,表示賽場會利用可再生能源,並積極回收再用水資源,避免造成浪費。

英國《觀察家報》上周六(6日)報道,IOC正面對愈來愈多關於北京奧運帶來的環境代價的質疑。北京在2013年申辦2022年冬奧,IOC於2015年7月宣布主辦權由北京奪得,但IOC在同年6月的一份投標評估報告指出,延慶區和張家口兩個有份舉辦賽事地點的年降雪量都很少,「冬奧可能要完全依賴人造雪」。

延慶局部地區在昨日「立冬日」迎來15至26厘米降雪(相關新聞刊A13)。但《觀察家報》引述天氣資訊網站World Weather Online數據,指冬奧賽事舉行地點之一、位於北京延慶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在今年1至3月,僅錄得2厘米降雪。報道亦引述估算,指北京冬奧可能要耗用4900萬加侖的水(約74個奧運標準泳池用水量),才能製造所需的人造雪。中國新聞網今年3月報道,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每個雪季造雪需要80萬立方米的水,水源主要取自附近的佛峪口水庫、白河堡水庫和天然降水。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地理學教授德容(Carmen de Jong)稱,今次或是歷來最不可持續的冬奧:「這些山脈幾乎沒有天然雪。」她又指人造雪相當耗用水和電,並會破壞土壤健康和造成土壤侵蝕。

冬奧賽場地點選址亦令人關注生態影響。IOC的評估報告指賽場毗連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在2015年8月,《自然》科學期刊指出有中國科學家憂慮有滑雪賽道位於保護區範圍內的情况。期刊提及有中國科學院學者一個網上帖文,當中有地圖顯示有賽道的起點和終點都位於保護區內;該帖文曾被廣傳,現已消失不見。

運動員撐人工製「環保雪」

曾參加4屆冬奧的高山滑雪運動員貝爾(Martin Bell)則表示,現今創新科技有助人造雪更環保:「人工製雪已是運動的一部分,你只需要確保它以謹慎方式完成……我們了解(滑雪)運動需要推廣並成為真正的全球運動,而到中國(舉辦賽事)會有所幫助。」

北京的水資源稀少,但在競逐主辦權期間表示,憑儲存的徑流水源和現有水庫,將會有充足的水資源供應;去年亦就冬奧發表可持續報告,表示賽場會利用可再生能源及回收再用水資源。北京當局提倡「綠色辦奧」,中新網的報道指當局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興建3個儲水設施,又會透過「滲、滯、蓄、淨、用、排」等方法,盡量減少賽區內的水資源浪費。

IOC:選址不僅考慮降雪

今次並非IOC首次挑選降雪有限的地方舉辦冬奧,2018年冬奧主辦地點韓國平昌氣候寒冷但乾燥,亦需要製造大量人造雪以供賽事之用。《觀察家報》引述IOC回應指考慮冬奧選址取決多項因素,而不僅是降雪,「一系列儲水和循環再用的設計已準備就緒,以有效利用水資源製雪、人們使用等用途。延慶區的水資源較周邊地區豐富」。IOC又指北京冬奧的使命是「綠色、開放、包容、清潔」。

(衛報/中新網)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