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報細數 聯國呈報存漏洞 《華郵》調查多國數據 存達133億噸落差

【Sydpost】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正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之際,《華盛頓郵報》周日(7日)刊登調查報道,根據196國向聯合國呈報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分析,發現多國「報細數」,尤以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的少報為甚,所呈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實際數字,存在介乎每年85億噸至133億噸的巨大落差,足以影響暖化程度。

《華郵》的分析指出,數據落差中至少59%與陸地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爭議之一是許多國家圖以境內的陸地吸碳量,抵消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聯合國容許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國,以此方式將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扣減逾5億噸,將來更可能出現中俄美等多國在聲稱達至「淨零排放」同時,繼續排放相當數量溫室氣體的情况。

以陸地吸碳量抵消 涉中美俄

以馬來西亞為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大馬2016年排放4.2億噸溫室氣體,是該年全球第25大排放國,但大馬聲稱國內樹木大量吸碳,速度比鄰國印尼快4倍,故削減了逾2.43億噸的碳排放,令該年排放量僅8100萬噸,較比利時還少。

不過,許多科學家認為,不應將森林自然再生後的吸碳量也計算在內,因那與國家政策無關,而只應計算國家採取明確行動所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甲烷氟化氣體漏報嚴重

《華郵》又發現甲烷排放漏報情况嚴重。獨立科學數據顯示,人為甲烷排放量較聯合國報告的數字多出介乎5700萬至7600萬噸,相當於16億至2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華郵》指出,雖然國際能源署(IEA)將俄羅斯列為最大石油和甲烷排放國,但俄國向聯合國呈報的甲烷排放量,卻較獨立科學分析少幾百萬噸。氟化氣體(fluorinated gases)排放量亦被報細。人造的氟化氣體用於冷氣、雪櫃、電業等,對環境的影響愈來愈明顯。

《華郵》指出,幾十國沒有呈報氟化氣體排放。越南報稱2013至2016年氟化氣體排放量大跌,相當於2.3萬噸二氧化碳,卻比《華郵》所引用的數據少99.8%。

報道指出,排放量數據出現落差,問題可能源自聯合國的呈報制度,指出發達國家有一套呈報標準,發展中國家則有另一套,而呈報內容、時間、方式等又有很大「自由度」。

負責蒐集各國報告並監督《巴黎協定》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發言人賽爾(Alexander Saier)將數據落差歸咎「應用不同呈報形式,以及呈報範圍與時效性不一致」,表示將努力鞏固呈報程序。

足影響減排目標 專家關注

法國氣候與環境科學實驗室科學家恰伊(Philippe Ciais)表示:「一切最終變成幻想……呈報數字與現實世界的排放量落差太大,重大矛盾就開始出現。」

領導碳排放關注組織「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GCP)的史丹福大學教授杰克遜(Rob Jackson)說:「不知排放最新情况,就不知排放量是否削減得有意義和足夠。」

(華盛頓郵報)

Related posts